「繪畫是社會的反映,應該和大眾生活結合才有意義。」-李石樵
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認為,藝術若離開生活與感情,畫家的作品便不能讓看的人感動。他的創作題材多為台灣的風景與人物肖像,反映台灣的社會現況,繪畫風格以寫實手法描繪,筆觸厚重,在戶外寫生時特別注重光線變化。
李石樵首次入選台展的作品《台北橋》,筆調溫暖,描繪台北橋沿岸風光,船隻入港、靠岸停泊的情景,呈現當時淡水河航運暢通與貿易興盛。台北橋連通大稻埕與三重,自清朝以來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日治時代則改用金屬建造,外型是台灣當時最具現代感的橋樑,被譽為台北八景之一。
《台北橋》對李石樵的藝術生涯意義重大,這幅畫入選台展後,讓李石樵信心倍增,有意朝藝術之路邁進。1929年,李石樵遠赴東京,在學長及好友陳澄波、陳植琪的提攜下,進入專為考生設置的繪畫研究所。但李石樵連兩年報考東京美術學校都落榜,直到第三年應試,才順利考上。
二次大戰結束後,李石樵仍以寫實題材為主。1945至1949年間,李石樵完成多幅大型的人物群像畫,其中又以《田家樂》最為人稱道。《田家樂》描繪李石樵泰山老家收割曬穀的情景,李石樵的家人在農田前坐著休息、準備用餐,工人則在傾倒稻穀,背景則是一片金黃的稻田,呈現稻穀豐收的狀況。
但李石樵一家沒有因為豐收而感到欣喜,卻各個面色凝重。國民政府遷台後,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卻以低價徵收稻米,造成農民沉重的負擔。李石樵透過畫筆呈現農業政策下,農民無奈、有苦難言的心情。
李石樵,(b) 1908.07.13 ~ (d) 1995.07.07
07月13日 李石樵生日快樂!
關鍵字:李石樵
HOT NEWS
-
1.
常玉與張大千《對比兩位最極端的繪畫大師》
-
2.
【聊聊工作室】描繪芸芸眾生 倪瑞宏仙閨收藏故事多
-
3.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不認識就是遜!」繪畫作品亮點(一) 五木田智央 Gokita Tomoo
-
4.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誰敢再說女人不會畫?!」繪畫作品亮點(二) 珍妮.薩維爾 Jenny Saville
-
5.
個資洩露風波不斷,英藝術家SOP教你如何遠離臉書
-
6.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單色也能這樣畫!」繪畫作品亮點(三)馬克.坦西 Mark Tansey
-
7.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晚拍 3.2億趙無極居華人現代藝術之首
-
8.
古都與當代藝術的交集:2018 ART TAINAN特搜-精巧細緻的藝術風格呈現
-
9.
MoMA 2018新攝影展回歸 解讀五位新秀創作
-
10.
2018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 長流美術館藏鮮預展 亞洲規模最大賽事 獨家展出
REFERENCE
-
專題企劃
【本週推薦Curator's Weekly Picks:誠意的寫實 二/ Sincere Reality-2】
2018-01-12 -
國際新聞
一檔探索古代顏料的展覽 挖掘百年手稿背後的驚奇
2018-04-19 -
專題企劃
【本週推薦Curator's Weekly Picks:窗外的風景(二)/ Scene outside the Studio 2】
2018-04-19 -
藝術新聞
2018文博會開展 鄭麗君宣告將推「跨域整合」國家型計畫
2018-04-18 -
專題企劃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單色也能這樣畫!」繪畫作品亮點(三)馬克.坦西 Mark Tansey
2018-04-18 -
國際新聞
名攝影師被控性騷學生 美術館個展覽遭提早撤下
2018-04-17 -
國內要聞
2018台北雙年展宣布策展命題與策展理念
2018-04-12 -
專題企劃
【聊聊工作室】描繪芸芸眾生 倪瑞宏仙閨收藏故事多
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