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新聞

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 十個海洋議題

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林育榮

2015-09-15|撰文者:邱家琳

新加坡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海運中心,平均每12分鐘就有一艘貨船進出港口,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貨櫃港之一,人們經常見到工人操控大型機械搬運貨物、貨櫃堆滿港口的景象。但新加坡藝術家林育榮拍攝紅樹林潮間帶、度假海島等錄像,呈現不一樣的新加坡海岸風情。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邀請藝術家林育榮參展。他以「海況」(Sea State)為題展示十個藝術計畫,包含雕塑、錄像、攝影、地圖等作品,內容探討新加坡海洋生態、海底開發、填海造土等議題,呈現人類與自然、陸地與海洋的關係。

海況是海洋科學中描述海面起伏大小的名詞,從無浪「0」到怒濤「9」,共分為十級,林育榮借用這十個等級來分類自己的創作議題。其中,等級7是一段錄像《海況7:三明治》(Sea State7: Sandwich),他拍攝新加坡貨櫃港口、紅樹林潮間帶、度假海島等景色,但畫面被垂直擺放、壓縮,並剪輯在一起,看起來像個三明治,或一幅描繪各種海岸風情的抽象畫。

《海況7:三明治》探討新加坡如何開發海洋,同時人們對於各種用途的海岸有不同的評價。紅樹林與沼澤位在潮間帶,漲潮時土地會被淹沒而無法利用,所以對現代人來說並不具產值,是滋養蚊蟲、產生疾病的空間,但林育榮認為潮間帶是肥沃、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

錄像中還可以看見住在新加坡沿海的居民正在辛勤工作,他們的身分大多是外籍勞工,而新加坡與外國的資產家大多住在度假海島聖淘沙(Sentosa Cove),他們走在沙灘曬日光浴,以及開著遊艇徜徉大海,兩者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

填海造土 讓周圍島嶼消失

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新加坡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座島嶼,但整體面積不大,曾多次進行填海造土工程,到2013年為止,填海土地已經佔新加坡原有國土面積1/4。

2002年,林育榮注意到新加坡的沙惹哈島(Sajahat)沒有記載在新的航線圖上,他隨即出海尋找沙惹哈島的蹤影,結果發現這座島嶼消失不見,附近只剩下沙子。他推測沙惹哈島的消失原因,可能與填海造土工程有關。

為了悼念沙惹哈島,藝術家在附近海底放置一個航標,讓藤壺、海草等生物附著表面,再從海中取出帶到新加坡館展示。這個巨大航標被海水侵蝕,生鏽的表面覆蓋大量的海草與白色藤壺,彷彿是從海底打撈的古文物或船隻殘骸。

同時,林育榮也藉由這個巨型航標訴說新加坡的海洋生態,由於新加坡是熱帶氣候、海水溫度適宜,當地海域擁有生長速度最快的藤壺。

REFERENCE

【Artnews】In Deep Water: The Pavilions of Hong Kong, Singapore, Indonesia, and Tuvalu in Venice
【Asiaone】Singapore Pavilion Opens at Venice Biennale 2015
【Sea State】Sea State 0-9
【News Asia】Singapore returns to Venice Biennale as 'Sea State'
【Art Asia Pacific】Singapore Pavilion at the 56th Venice Biennale Charles Lim: Sea State

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林育榮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藝博會藝文跨界

藝術與奢侈品牌的結合「WHATZ A Brush with Luxury」自臺灣進軍新加坡

2023-11-08|撰文者:WHATZ A Brush with Luxury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