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感知習作快慢之間 對比今昔訊息傳遞模式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感知習作吳宜曄

2015-11-01|撰文者:邱家琳

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的溝通方式被改變,不再親筆寫信,選擇用電子郵件、臉書、Line等媒介,即使雙方距離再遠,只要幾秒鐘時間就能傳遞重要訊息。藝術家吳宜曄認為電子郵件傳送速度快,消除地理的隔閡,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但人們已經習以為常而沒有察覺,因此他特製一個電子郵件系統《Dollar-Post》,探索電子郵件與傳統郵寄的差異。

《Dollar-Post》模擬傳統的郵寄信件,人們可以挑選鴿子、驢子、船、飛機等「郵票」,以不同的速度傳送一封電子郵件,譬如台北人選擇用「驢子」寄信給台南人,得花費52個小時才能將訊息寄達,如果改用「船」寄送只需要8個小時。

電子郵件與過去親筆寫信相比,是現在最便利的溝通媒介之一,但未來可能會有更先進的方式來傳遞訊息。吳宜曄發揮想像力,拍攝一部影片《In the Future》,敘述人們在未來可以傳送一個分身到對方面前直接說話,雖然這項新技術讓分身與真人幾乎沒有差別,但偶爾會發生一些差錯,譬如分身跑錯地方,或不小心傳遞錯誤的訊息,讓人們產生誤會。

他表示,《Dollar-Post》與《In the Future》經常被放在一起展示,不只可以對比過去與未來的溝通媒介,作品意涵也變得清楚,讓人們更容易閱讀。他也說明,這次個展以作品概念與關係規劃動線,《In the Future》被擺在最後,是因為相較於其他比較抽象與強調視覺感受的作品,容易被理解,因此人們坐下來欣賞這部影片,可以串聯其他作品,感受整個展覽的意涵。

今年10月,吳宜曄受邀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舉辦個展「感知習作」,展示五年來的新舊作品。他近期創作以電腦程式、影像、裝置、文字、聲音等媒材為主,嘗試探索人們的視覺感受,也關注個人與他者之間的溝通落差,以及溝通媒介的發展。

色塊不斷聚集 影像構成自己

吳宜曄第一件嘗試新媒材的作品《WTTIOTR》,不只挑戰人們的視覺感受,也探索影像傳遞訊息的時間。當人們站在一個平板電腦面前,起初只能看見無數的色塊在移動,一段時間過去後,色塊不斷聚集,影像才會逐漸成形,並發現那是自己的投影。

《WTTIOTR》與鏡子不同,無法讓人們立刻知道影像就是自己,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有些人會感到厭煩,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模糊的圖像是什麼,也有人會感到有趣。因為人們平常沒有辦法看自己,一定要透過鏡子或某樣東西反射才行,而這件作品擁有特別的視角,能看見「自己在觀看自己的過程」。

吳宜曄表示,習作是用新媒材捕捉某種狀態或現象,《WTTIOTR》也最接近習作的概念,創作過程充滿變數,不像有故事的影像、電腦程式容易掌控,所有細節不可能都按照原本的意思走,有時候需要做取捨,或邊做邊調整。

他更進一步說明,感知不只包含人們的視覺感受與情感,也強調訊息傳遞的時間、人們的溝通過程,以及彼此溝通的落差。當人們不確定自己給他人觀看的,與他人觀看得是否一致,就是一種心理感受。

影像結合空間元素 投影機翻轉90度擺設

空間也是吳宜曄近年開始嘗試的元素。雖然吳宜曄過去根據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的場地與設備,現地創作一項程式裝置《Falling》,撥放藍色螢幕墜落的畫面,但透過12個電視螢幕播放,仍是一個平面,比較沒有空間感的作品。

今年,他根據舊作《Falling》發展新作品《I was wondering》,同時加入空間元素。《I was wondering》有四個影像裝置,播放螢幕不同的運動狀態,包含沒有方向的投影畫面、掉落發出聲響的藍色螢幕、漂浮的小螢幕,以及一段重複播放的文字訊息。

同時,《I was wondering》也將投影機翻轉90度擺設,其中一組電腦螢幕、鍵盤、滑鼠也跟著垂直擺放,平板則傾斜放置,不只讓人們用全新的角度觀看作品,也探索影像在真實空間可以如何呈現,以及影像與空間的關聯。

除了新增空間元素外,《I was wondering》也探索人們溝通的落差與情感,其中一個螢幕持續播放四則英文訊息,內容大致說明人們不確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涵,是否能成功傳遞給對方知道。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感知習作吳宜曄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自行腦補 探索生活與藝術的想像

2016-03-11|撰文者:邱家琳8407

焦點新聞

沈聖博紀念展 用程式碼開展新生命

2016-01-12|撰文者:邱家琳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