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畫廊不斷電 日夜兩版的大內藝術節

大內藝術節

2015-12-11|撰文者:王士源

用藝術串聯產業生活圈,大內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二屆,以「不眠的居所」為題,在一個月的展期間,將以三項子計劃「不被看見的城市」、「藝術在街角落」、「藝廊不斷電」,打造一個大直、內湖不斷電的藝術生活圈。

 

展覽連結大直、內湖17處藝文單位與空間,30位藝術家,展期展至2016年1月3日。

 

早上逛畫廊展覽 晚上欣賞畫廊外的光影裝置

 

隨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內湖近年成為新興的電視媒體產業、科技產業、藝術產業的聚集區。產業雖然聚攏在同區塊,但上下班時間卻彼此錯開,沒有太多交集。

 

今年大內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便由大直、內湖區的生活現況出發,要從藝術開始連結產業生活圈,用主題策展鼓勵其他產業、喜歡藝術的人們走進藝廊,欣賞藝術展覽。

 

展期間人們如果太晚下班,也不用怕藝廊都打烊了,站在藝廊門口,一樣能欣賞到藝術品。展覽計劃「藝廊不斷電」,藝術節選擇翻轉日、夜,邀請藝術家在熄燈後的藝廊鐵捲門、櫥窗上,創作塗鴉、光影藝術作品,打造一個夜間版本的藝術節。

 

耿畫廊白日展出「浮世玫瑰─蔡志松個展」,夜間櫥窗則展示胡縉祥光場裝置《光律2》;藝術計劃營業時展覽「意識錄:白南準個展」,晚間展出黃致傑的光影作品《聽覺動物》。采泥藝術與菲利浦畫廊則在歇業後的大門與鐵捲門上,提供塗鴉藝術家Candy Bird現地創作。

 

羅禾淋說明,「藝廊不斷電」這個子計劃,要讓產業的生活時間重疊,開始有交集,希望替大直與內湖區的夜生活,用藝術產生一點化學變化。

 

而「藝術在街角落」子計劃則將大直與內湖的生活空間,轉化為展覽區塊,讓藝術進入街角。到大直美麗華,一下劍南路站,陳依純、鄧雯馨的錄像作品,就在遠處的大樓巨型螢幕播放,長虹新時代廣場則有兩個行動美術館進行展示。

 

尊彩、哥德、亞洲主展場 探索被隱蔽的城市議題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著名經典作品《看不見的城市》裡提出一個城市的烏托邦,說看不見的城市總是完美的,它由許多不同城市的優點組合而成。但現實城市卻不同,它沒有烏托邦式幻想,而有更多被隱蔽、沒有被看見的問題存在。

 

策展人羅禾淋便以此為題,分別在尊彩藝術中心、哥德藝術中心、亞洲藝術中心三地,三檔展覽,討論以媒體、居住、科技三面向的生活難題。亞洲藝術中心展出陳文祺《偽日記》,以活版鉛字打印結合影像裝置,呈現藝術家旅行於五個城市的觀察與內心感受。

 

2014年4月,上海知名收藏家劉益謙在蘇富比拍會,用10.8億元台幣天價購得一只「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後,立即用此杯倒茶啜飲,說在「吸仙氣」,成為一時媒體話題。在哥德藝術中心展覽開幕時,將透過葉怡利的行為藝術《來啉茶,欶仙氣》,藉由打破「山寨雞缸杯」,探討藝術作品價值。

 

而尊彩藝術中心裡,則播放牛俊強錄像作品《當我和你老去》。作品畫面模擬新聞台播報場景,由演員裝扮女記者,手持麥克風對鏡頭微笑不語,畫面裡安插跑馬燈與動態標識,意欲讓讀者思考新聞事件以及新聞背後的觀看議題。

 

大內藝術節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2018大內藝術節」-Should We Play? 開幕倒數!

2018-09-19|撰文者: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大內藝術節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