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敘事與詮釋 紙鈔拼貼的歷史畫

關渡美術館趙陸紙鈔

2015-12-22|撰文者:邱家琳

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歸還給中國,當時中國政府承諾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但香港回歸中國的18年期間,政治、經濟與社會制度沒有獨立,反而常遭到干涉。台灣藝術家趙陸(倪又安)利用英鎊、人民幣與港幣等紙鈔拼貼畫作,訴說香港被英國殖民的歷史、回歸中國的社會現況。

趙陸用紙鈔拼貼的歷史畫《英屬香港》,是以英國殖民香港期間發行的港幣紙鈔排成長方形,舊英鎊則位處中間,描述香港被中國割讓後,曾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而兩種舊鈔的肖像都是英國女王,訴說女王在大英帝國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象徵,但殖民地只能包圍在旁邊,宗主國仍身處中間。

另一幅歷史畫《中國香港》則是錯落放置港幣與人民幣,組合成一個矩形方塊。這幅畫描述香港回歸中國,逐漸開放中國人成為香港公民,現在到處都可以見到中國人,香港的主體逐漸被稀釋,外地人已經分不清楚誰是香港人或中國人。

對趙陸而言,鈔票不只可以描繪歷史,也是一種現成的材料,能有各種解釋。他表示,鈔票這個素材能隨著展覽脈絡去改變,當他用美金拼貼成一個方塊,可以被視為極限主義的作品,但鈔票上也有富蘭克林的圖樣,也可以當作美國的歷史畫。

今年12月,趙陸以「敘事‧詮釋:一場史實與史觀的思辯」為題,在關渡美術館展出兩幅香港的歷史畫,同時他也展示曾遭中國禁展的作品《佔中間》,並放置參展文件、拍攝一段錄像,訴說作品遭到撤換的事件始末。展覽展至明年2月21日。

香港言論自由被限制 《佔中間》被中國禁展

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後,香港人民不只未能享有政治的自治權,也逐漸失去原有的經濟權利,而人們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更不受保障。趙陸用港幣與人民幣紙鈔拼貼畫作《佔中間》,描述中國逐漸掌控香港社會與經濟,但這件作品因議題過於敏感,曾被中國禁止在香港展示。

2014年,趙陸參與「因地制宜─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用人民幣與港幣創作兩件一組的作品《佔中間》,原先預計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出,卻被主辦單位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認為議題敏感,要求撤換,最後未能順利展出。

《佔中間》其中一件是人民幣排成矩形,中間空白貼有一張港幣,描繪香港街頭已經被中國移民與旅客包圍的現況。另一件則是許多港幣繞著中間的人民幣,表達香港整體經濟雖然一樣繁榮,但真正的權力核心已經屬於中國人。

不過,趙陸沒有真正撤換作品。他選擇在《佔中間》上覆蓋兩張抽象畫,遮住原本的紙鈔畫作,並命名為《抽象構成練習之向馬勒維奇致敬》系列,重新向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申請,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出的機會。

趙陸表示,《抽象構成練習之向馬勒維奇致敬》不是真的要向馬勒維奇致敬,只是借用馬勒維奇的典故,在白色紙張分別繪製白色方塊與黑色方塊,藉此隱藏真正的作品。因此,《佔中間》這件作品其實一直存在展場,只是被兩張畫遮住。

他進一步說明,這兩張抽象畫不只是藝術手法,也像一塊遮羞布,諷刺中國對藝術的審查制度,只要作品觸及敏感議題,非文化單位就決定禁止展出。對他而言,整起撤換事件也是藝術的一部分,他希望有朝一天這個「藝術手法」能在其他美術館展示。

時隔一年後,趙陸回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拍攝《佔中間》恢復原貌的錄像,把整起事件當作一場行為藝術。影片中,他把《抽象構成練習之向馬勒維奇致敬》掛到當初展示的牆面,接著將兩幅畫作拿下,拆除裱框並取出兩張抽象畫,讓《佔中間》變成四件作品。

關渡美術館趙陸紙鈔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