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02月23日 Kazimir Malevich 生日快樂!

生日Kazimir Malevich至上主義

2016-02-23|撰文者:劉怡均

「拉斐爾、魯本斯、林布蘭等人的繪畫,不過是無數『物體』的團塊。」─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二十世紀是個動盪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俄國發生兩次革命,沙皇退位,共產黨掌權。革命成功代表建立理想社會的可能,這帶給俄國前衛主義者莫大的鼓舞。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於此時提出了顛覆傳統的宣言─「至上主義」(Suprematism),至今仍被視為現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革新之一。
至上主義即「感情至上」,馬列維奇要把藝術從再現(representation)的框架中解放出來。他認為自文藝復興以來,有產階級掌控繪畫有如「男人的領帶,女人的馬甲」,流於追求視覺現象,忽略了純粹情感的重要性。因此,他企圖以純幾何抽象繪畫運動,創造一種新的現實,開拓藝術的新面貌。
馬列維奇嘗試過多種畫風,深受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影響,對傳統繪畫進行反抗,畫面形象趨於幾何化,色彩鮮明且對比強烈。再加上受到俄羅斯傳統宗教符號啟發,馬列維奇使用方形、圓形、三角形和十字交叉等基本符號,以簡單明快的色彩組構一系列至上主義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是1915年於「0.10:現代主義最終畫展」首次亮相的《黑色方塊》。畫中純白背景上,只有一個79.5平方公分大小的黑色正方形,馬列維奇將它放在東正教教堂內,當作新的聖像畫,讓《黑色方塊》成為至上主義的象徵。
當時的批評家和群眾認為這是藝術的死亡:「我們所鍾愛的一切都失去了……如同在荒漠,我們面前除了一個白底上的黑方塊外什麼都沒有!」很多人試著去解讀這幅作品,有人說黑色方塊代表了日蝕,而白色背景是日蝕周遭的光環。但馬列維奇說黑色方塊代表「情感」,白底則表現「超越情感」的空間。
馬列維奇提出至上主義並非為了解讀藝術,而是想要創造出一個未知的世界,它始於虛無,全然抽象,超越色彩、物體、空間,旨在表達純粹的感受。1918年創作的《白色的白色》(White on White)徹底捨棄色彩,模糊了空間、物體等觀念,白底上的白方塊微弱到難以分辨的程度,對馬列維奇而言,這是至上主義的最高境界。
然而史達林上任後,開始提倡「社會主義式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要求藝術家歷史具體地去描寫現實,處處打壓俄國前衛藝術。這對馬列維奇是極大的打擊,但為求自保,馬列維奇只能回歸具象人物描繪。晚期作品雖有人物形象,但大部分沒有具體臉部特徵,如1932年完成的《複雜的預感》(Complicated Presentiment)。
馬列維奇的前衛改革對歐洲藝術造成深遠的影響,預示了達達主義等多種藝術運動時代的來臨。一直到現在,人們仍對他的作品充滿好奇,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黑色方塊》其實「畫中有畫」,黑色方塊是覆蓋了另外兩幅畫作,白底上有馬列維奇的文字手稿,內容仍待查證。而2015年正好是《黑色方塊》一百周年。
Kazimir Malevich (b) 1878.02.23 ~ (d) 1935.05.15

 

生日Kazimir Malevich至上主義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1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藝術評論

08月08日 石川欽一郎生日快樂!

2018-08-08|撰文者:莊瑋容16629

藝術評論

08月04日 郎靜山生日快樂!

2018-08-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