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心動藝術空間/「極限風景」七人創作展

心動藝術空間極限風景薛保瑕廖心瑜胡永芬

2017-03-29|撰文者:陳乃慈

心動藝術空間開幕展「極限風景」由獨立策展人胡永芬策劃,從七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出發,形式包含抽象繪畫、影像、複合媒材裝置、折版畫…,讓觀眾透過展覽發掘風景畫的多元可能性,展覽將在4月30日截止。
回顧東西方繪畫史上,風景在中國傳統水墨長期處於主流;西方風景畫從15世紀前只為領主、宗教服務,到17世紀的荷蘭風景畫、18世紀的英國畫家透納…,隨著時代產生新變革。策展人胡永芬過去在教書時,觀察到風景畫是學院美術教學的大宗,但還是以寫實、寫生的描繪為主,教學方法趨於固定。「極限風景」展出作品雖然都從風景出發,形式卻不同於傳統的寫實繪畫,希望開拓新的表現方式。
參展藝術家與策展人合影。右至左:吳季璁、心動藝術空間執行長孫玉霞、廖心瑜、薛保瑕、策展人胡永芬、高雅婷、陳萬仁、謝牧岐。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吳季璁《氰山集之八》融合宣紙與版攝影技術,拼貼剪輯成山水畫般的圖像,向2015年去世的藝壇前輩倪再沁致敬。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高雅婷《信仰的標本》。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薛保瑕長期鑽研抽象繪畫,理論與創作並進,並在繪畫中不停挑戰自我的極限,如去年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回顧展中,就曾推出300公分長、540公分寬的大尺幅畫作。在作品《時延之域》中,能看到奮力拓印、拔出,以及大筆揮灑等豐富的肢體運動軌跡;她也期望將自然界的光感與嗅覺帶入繪畫,每一幅畫給人的「嗅覺」都不一樣。
廖心瑜曾在法國小城安貝爾駐村,將風景與當時的經歷融合為版畫,她把版畫折起,一層層山景變得更加立體。觀者的視線隨著版畫起伏向上攀登,正面、側面的觀感都不同,就像一場紙上的登山之旅。畫作線條十分細緻、有機,黑白分明的線條為畫面添增更多想像空間。
薛保瑕《時延之域》。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薛保瑕《再現》。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廖心瑜《折版畫》。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謝牧岐居住在淡水觀音山附近,從身邊的景色出發,在收集資料時發現畫壇前輩的創作軌跡。他說:「許多台灣美術史上的前輩畫家,如廖繼春、陳植棋都曾在觀音山附近居住,描繪同樣的風景。我把這些圖像拼湊起來,形成另外一種畫面。所以並不是實地寫生,或者限定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圖像。」作品《對岸》是壓克力繪畫,上頭斑駁的筆觸為畫面添增時光感,圓形的畫布有如面向風景的窗框。
停下腳步觀察,都市生活百態也是身邊常見的風景。陳萬仁在河堤邊拍攝運動中的人們,男女老少騎著腳踏車,也有人踏上滑板前進。人物的動態影像被截成一格格畫面,再重新拼湊,重複地向前邁進,仔細觀察他們的服裝,會發現白、灰、紅、黃、藍色等豐富的漸層。他說明:「在路上拍攝時,無法決定誰會騎過來。這個時候就好像我和身邊的世界發生關係,甚至像在玩《寶可夢》般,等待有趣的人物出現。」
4月23日下午3點,心動藝術空間將舉辦座談,邀請藝評家蕭瓊瑞,與薛保瑕、吳季璁、廖心瑜、陳萬仁等參展藝術家進行對談,想進一步了解展覽的朋友,不妨蒞臨展場,聆聽創作的第一手資訊。
謝牧岐《對岸》。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陳萬仁《飛輪海》。圖/心動藝術空間提供。

 

 

 

心動藝術空間極限風景薛保瑕廖心瑜胡永芬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