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臺灣藝術新秀的面貌與風采 2017第二屆「構圖‧台灣」徵件入圍聯展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藝術新秀構圖‧台灣當代藝術

2017-06-21|撰文者:王玉善

為了將臺灣的藝術人文與精神推向國際,並發掘更多的新銳藝術家,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自2014年以來,便與阿波羅畫廊合作,辦理「構圖‧台灣」視覺藝術創作徵件活動,提供巡迴展覽、國際藝文體驗、未來創作諮詢等獎勵。

本次為2017年,第二屆「構圖‧台灣」聯展,除了展出10件入圍者的參賽作品以外,更增加展出入圍者的其它作品,讓觀者可以認識藝術家們的不同風貌,看見更多臺灣藝術新秀的魅力與特色。

開幕茶會合影。左三至右二:首獎藝術家林祐如、王道銀行董事長駱錦明、阿波羅畫廊負責人張凱廸。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參展的藝術作品皆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且媒材與形式也非常的多樣,讓我們一件一件的來欣賞新秀們的美及精神吧!首先是首獎林祐如的作品《時間軸》,其使用了東方特殊的傳統漆藝技術,以生漆為底層塗料進行打底、研磨,直至板面平整後,才開始進入裝飾性創作的步驟。而這些裝飾性的手法是以礦物色粉拌入生漆作為顏料上色,並加入變塗、螺鈿貝殼、金箔等材料,使作品具有多層次的特色。因此,當我們欣賞此件作品之時,可見大面積且具以光影交替感為主軸的絢麗色彩佈滿整幅構圖,接著藝術家再以紅色為主的色料,貫穿畫面。整體而言,此件作品裝飾性極強,卻能在構圖與有層次的裝飾之間呼應其主題,林氏以單一色彩貫穿具有光影感的佈局,產生了時間軸線之景,作品的意義直接地闡明於裝飾之中。

林祐如,左:時間軸(參展作品),天然生漆、木板、螺鈿、金箔,2017;右:鏡花(增展作品),腰果漆打底木板、天然漆、螺鈿、金箔,2012。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接著,是貳獎林澄的《美哉!福爾摩沙》,其創作文本來自秦漢時期的文獻,其中有許多求先於蓬萊的傳說,對於藝術家而言,蓬萊仙山的形象就是我們現在居住的寶島臺灣。其構圖佈局非常生動,以長軸地圖貫穿畫面中央,並與龍、海、雲氣相互交錯,展現了此地環境的特殊與氣勢,同時也用來呼應主題-美哉!福爾摩沙。

林澄,左:美哉!福爾摩沙(參展作品),銀鉛紙壓克力,2017;右:Je ne sais pas encore-Je reviens a Taiwan(增展作品),銀鉛紙壓克力,2014。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參獎為王雯的《大隱,鳳穿花III》,藝術家認為馬祖的文化為東方常見的信仰,其保佑著在大海中的人們,同時也因台灣四面環海,故常見馬祖的文化。在東方的思考模式當中,龍是代表男性,鳳則為女性,地面上與鳳凰最為相似的為孔雀,因此透過孔雀的形象,向大眾傳達祈福之意。另一方面,在構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其以孔雀的羽毛作為背景,並以頭部為畫面主體,呈現肖像畫般的效果,用以對照宗教性格之意。

王雯,左:大隱,鳳穿花III,(參展作品),大漆於包布木板、蛋殼、銅箔,2017;右:大隱,鳳穿花II(增展作品),大漆於包布木板,2015。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玉婷的《城市》在顏色的表現上呈現柔和,較為暖色系的表現,並透過油彩間層層堆疊與綿密的方式,讓佈局相互交融,給予觀者和諧的感受,並藉由以窗景向外遠望的作法,透露出藝術家此時此刻的情感-想念,我們從畫作中的每一個筆觸,到佈局以及構圖形式,都可以細細的品嘗到作者的浪漫情懷。

李玉婷,左:城市,(參展作品),油彩,2016;右:兩棲類(增展作品),油彩,2017。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怡萱的《後菜園日誌》透過幾何造景搭配部分景緻的強調與描繪,讓觀者有更多特殊的感受,如其於色彩絢麗的佈局之中,搭配關懷鄉土的題材,直接地闡述了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與世界,並鮮明地表達了其作品中的藝術語彙。另一方面,李氏也透過強調部分植物的根與紋理,用以對照其創作主題。整體而言,藝術家藉由抽象與幾何化的形態,用來強調其視覺張力,並直接地將其概念,印象於觀者的腦海之中。

李怡萱,左:後菜園日誌,(參展作品),壓克力顏料、畫布,2016;右:銀河上的旅行(增展作品),壓克力顏料、畫布,2015。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吳建興的《傢俱事件I》為替換展出作品,原本的《同心圓─小屋 III》因風災零件製作不及,無法參與展出,失去決審資格。《傢俱事件I》是在多個菜刀上削切數個缺口,並相互組裝成桌子。吳氏的作品主要是透過這些令人難以親近的材料進行創作,用來反映某些社會現實,就如同把鋼刀作為積木般拼湊,卻又不如積木般給予人溫馨的感受,反之帶來的是冷酷的社會現實感。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藝術語彙是具有多層次的意涵,首先是在作品形式上以積木的方式呈現(溫馨、童年回憶),但在材料上卻是冰冷的表現,兩者相互對照下,直接地揭露了社會中的尖銳與現實層面,並隨著觀者自身的經歷,而有不同的感受。

吳建興,左1、2:傢俱事件I,(替換展出作品),鋼刀、黑玻璃,2016;右:同心圓─小屋 III(入圍作品),鋼刀,壓克力鏡子,2016。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夏啟仁的《荒誕之島》描繪的是臺灣在地理與歷史上尷尬的定位,就如同畫作之中所呈現的構圖形式,臺灣位於混亂交界之處,遺世獨立。或者像在鳥獸之間游移的蝙蝠,迷失了方向。夏氏透過壓克力顏料的堆疊,將畫面中的主要母題呈現而出,並與背景較為暗色系的顏色相融合,讓畫面在有渾沌感受中,卻又能明確地彰顯主題。

夏啟仁,左:荒誕之島,(參展作品),壓克力顏料、畫布,2017;右:輪迴(增展作品),壓克力顏料、畫布,2015。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陳佩歆的《覓覓山巒》取自於自己去臺灣拉拉山的經驗,陳氏透過線條間延伸與變形,逐漸地將山景描繪而出,並且在構圖的表現上,展現了遠近之間的交替與融合。從其線條與構圖都呈現出無限向外擴張的形式,一方面搭載了自身對於土地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畫作中的生命力,讓觀者可以永無止盡的進行想像與探索。

陳佩歆,左:覓覓山巒,(參展作品),亮片、壓克力、畫布,2017;右:淌流(增展作品),壓克力、畫布,2016。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陳彥彰的《偽裝紋理-重釋玉山》是透過油彩方式去呈現鋁箔的材質,並可以透過鋁箔本身的形象,營造出畫面中光線的細膩感,讓藝術家將自身的情感投入多重的光影之中,如其以玉山為外形的樣貌,表面上看起來沉穩,實際上這些皺褶的反射,隱藏許多思維與想法,表現了抽象中也有具體的一面。這類將物件本質抽離,再進行聯想的方式,為藝術家獨特的創作語彙。

陳彥彰,左:偽裝紋理-重釋玉山,(參展作品),油彩、畫布,2017;右:偽裝紋理(增展作品),油彩、畫布,2015。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羅勝夫的《枯-山水NO.15》是透過在裝置底層灌入環氧樹酯作為基底,再藉由墨、海砂,將作品主題繪製而出。藝術家在主題選擇方面,以消波塊呈現,因其代表著即將瀕臨絕種的海岸美景發出的求救訊號,同時也作為關懷臺灣生態環境的手法。在此件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主畫面中以消波塊形體表現,其後有多層次環狀的細沙,用以呈現水波感,並藉由燈照下,讓畫面產生陰影,使立體感更為加深。

羅勝夫,左:枯-山水NO.15,(參展作品),環氧樹酯、宣紙,墨、海砂,2016;右:枯-山水 NO.14(增展作品),環氧樹酯、宣紙,墨、海砂,2016。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藝術家現場解說藝術品。圖/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第二屆「構圖‧台灣」聯展的創作形式與媒材非常的多元化,且包含的議題層面也非常多樣,如藝術家對於環境的關懷、社會議題的討論、情感的表現等,並透過各自獨一無二的藝術語彙將其訴說給大眾,展現了臺灣藝術圈豐富的創造力與生命力,也藉由藝術家自身對社會的觀察,反映了臺灣當今社會的變動。在本次的聯展當中,我們看見了藝術創作無限的可能性。

【2017第二屆「構圖‧台灣」】視覺藝術創作徵件入圍聯展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2017. 06. 16 – 08. 04

連至展覽訊息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藝術新秀構圖‧台灣當代藝術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