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從中國到臺灣:前衛抽象藝術先鋒1955-1985」特別報導

姜麗華從中國到臺灣文化部華裔抽象派前衛抽象藝術先鋒

2017-07-13|撰文者:姜麗華

另一位李仲生1932年東渡日本,1935年應邀參加日本前衛美術團體「東京黑色洋畫會」,展出的作品揉合了抽象和佛洛伊德的思想,有較濃厚的超現實主義風格。1937年李仲生帶著抽象及超現實繪畫風格返回中國,卻與當時的藝術環境格格不入,身處戰亂的人們也無暇接受其前衛的藝術作風,直到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後,他才有機會在畫壇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蕭勤封他為「中國現代藝術導師」,最後終老於臺灣。
莎賓‧瓦吉厄在此文章也提到1949年,中國經過八年的日本侵略(1937-1945),接踵而來發生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和毛澤東取得政權,超過約一百萬的中國人離開大陸隨著蔣介石的政府撤退到臺灣。1950年,由於擔心與中國西部發生衝突,美國讓臺灣這個島變成美國的保護領地。透過在台北的美國圖書館提供的書籍,使得這群抽象藝術家得以發現西方現代藝術,從印象派到抽象藝術,從紐約的學校然後到全面拓展。
策展人分析指出,雖然國民黨政權時期試圖延續中國的傳統,但這群年輕流亡的畫家卻持反對這樣的保守主義。回顧臺灣藝術史,1956年和1957年臺灣產生兩個最重要的前衛運動: 第一、由李仲生八位學生創立於1956年的「東方畫會」(1956-1971),創始會員有:李元佳、歐陽文苑、吳昊(本名吳世祿)、夏陽(本名夏祖湘)、霍剛(本名霍學剛)、陳道明、蕭勤、蕭明賢(本名蕭龍),並於1957年11月在台北臺灣新生報大樓舉行首屆畫展,後期加入李錫奇、朱為白等人,1971年展出第十五屆聯展後宣布解散。選擇「東方」這個名稱是意味著在中國的東方,表示沒有背離東方文化的願望。一開始該畫會即明確地自我定位在抽象的前衛精神,被專欄作家何凡(本名夏承楹,1910-2002)譽稱為「八大響馬」來凸顯他們勇猛的精神。其中成員蕭勤(1935-)1956年赴西班牙學習並定居米蘭,定期發表有關歐洲的文章並刊登在台北聯合報。在當時臺灣資訊尚未流通之際,這些報導歐洲藝術發展趨勢的文章,引起相當高度的重視。
第二、由師從朱德群的藝術家組成的「五月畫會」,創始會員有劉國松、郭東榮、李芳枝等人於1957年5月創會,並於同年5月10日由廖繼春(1902-1976)策劃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首屆畫展。該畫會以「五月」為名,一則是預定每年5月展出作品,再則是有意取法國巴黎「五月沙龍」的實驗精神。在1959年第三次聯展後,由劉國松領導該學會並決定完全以抽象藝術為主,1961年讓全島的藝術家如胡奇中和馮鍾睿等藝術家,都可以加入該畫會。其中,劉國松、莊喆與馮鍾睿透過撰寫大篇幅的文章,理論化他們的藝術,在臺灣藝術圈掀起對現代繪畫激烈的辯論。這些新的理論主張抽象藝術將擴大的影響後世臺灣畫家的美學方向,尤其是對現代水墨的革新。
總結而言,1940年代末期隨著國共內戰毛澤東奪取政權的政治背景之下,一百多萬的中國人離開大陸至臺灣尋求避難,在這個新的世界他們打開眼界,同時這些藝術家在紐約和巴黎的學校逐漸發現抽象藝術。對他們而言,抽象成為他們融入國際現代性的方法之一,同時表達他們深層的根源。而趙無極則是在1958年逗留香港時,被一群臺灣年輕藝術家恰巧看到趙無極最新的作品刊登在報紙上,並引起極大的轟動,進而結識這一位符應巴黎現代性,採取抽象路線的同胞。綜觀這次特展的展出人,都是曾經在東方和西方歷練過,他們創造一種無法被化約為何種的藝術,猶如帶領二十世紀的東方繪畫進行復興與革新。

姜麗華從中國到臺灣文化部華裔抽象派前衛抽象藝術先鋒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