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2017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後觀察

2017 Art A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白石畫廊MDC畫廊

2017-10-31|撰文者:詔藝


五、國際大畫廊頗有斬獲
展覽前,由於西方指標性畫廊參與此次藝博的數量非常少,因此大會也備受批評。
然而,本次西方畫廊中規模算是相對大的義大利MDC(Massimo De Carlo),不但在第一天就銷售出訂價6萬美元(約180.7萬新台幣)、當今市場並不熱門的美國西岸藝術家莫納漢(Matthew Monahan)的無題(Untitled, Gold Leaf and Aluminum, 2017),在藝博會最後一天,也成功銷售出作品定價120萬歐元(約4207萬新台幣)、先前並不被看好能在台灣銷售出去的封塔納(Lucio Fontana),其著名空間系列作品Concetto Spaziale Attese〉(60x100cm, Water Paint on Canvas, 1959。可參照先前非池中名家專欄〈一億元的封塔納〉)。 MDC因此成為為近年來西方大畫廊在台北藝博,最有斬獲的外商畫廊之一。
義大利MDC畫廊展位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封塔納
〈Concetto Spaziale Attese。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六、日本畫廊大者恆大現象明顯

在歷屆台北藝博中,日本畫廊一直是台灣藏家偏愛的收藏來源。
一來因為長期而言,日本畫廊在外地畫廊間,作品相對比較符合本地藏家口味,二來,日本藝術家的作品相對台灣藝術家,CP值一直都高出許多,先不談大部分日本藝術家挑戰藝術創作的企圖心與通常過於保守或裝飾性的普遍現象不論,其絕大多數對於創作戰戰兢兢的嚴謹心態,通常都已經反映在作品的完成度上。三、日本畫廊由於當地生存不易,當代作品幾乎都是以打群體戰向外擴張市場的方式,持續性、組織性、有計畫性地向外地輸出,被挖掘關注與國際成名機會高很多,台灣藏家先前搭上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隆這三大日本天王級藝術家爆發性成長潮而獲利滿滿者所在多有。
日動畫廊展位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白石畫廊展位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此次台北藝博中,來自日本的大型畫廊如白石、日動,都表示銷售暢旺,營業額相較去年都令人滿意。但過往日本的中小型畫廊銷售良好的狀況,在今年就不復如此,中小型畫廊不少表示此次銷售不如預期。「Winner Takes All」的贏者全拿的效應逐漸出現,畢竟日本大畫廊銷售的不少大師級或明星作品,有的僅十幾萬起價,也有不少都落在百萬元以內,就可以買到在二級市場已經略有知名度的優質作品,如藤田嗣治、前川強、楊泳梁、吉川龍、小松美羽等。從而可以推斷,日本中小型畫廊在ART TAIPEI這個戰場,可能並不適合。考量到不同展場藏家屬性與偏好,或許可以審慎調整在台灣其他中小型藝博會中的銷售策略。
前川強作品。圖/詔藝攝。
日動畫廊帶來藤田嗣治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7 Art A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白石畫廊MDC畫廊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