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好書推薦:台灣人文底韻的延續與創新《Creative.文創大觀》

文創大觀陳郁秀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文化創意產業台灣

2017-12-26|撰文者:王玉善

台灣是個具有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與資產的地域,並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情況之下,延伸出了各區域間獨有的文明特質,並在當時即產生了文化之間的互動與發展。到了歷史時期,外來民族的移入,又對台灣的文化產生了更多的交融與影響。發展至現今,科技的進步,讓地區之間的距離靠得更近,並共同組織專屬台灣的文化特色與認同,同時呈現於藝術創作與生活週遭的事物當中。

藝術家林惺嶽作品《早季的金門》。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金碧輝煌的北港朝天宮。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那麼這個文化特色與認同要如何以有效益的方式延續至人心,便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許多人常提到可以用全球常見的文化策略趨勢-「文化創意產業」,來延續文化的價值,不過現今我們常看到的卻僅是物件上被移植文化的圖像,但文創真是如此的簡單嗎?它其實有一個完整的發展脈絡與案例,可供大眾理解。

《Creative.文創大觀》是由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總策畫,帶領觀眾了解如何由文化政策的形成,逐步地去積累文化的價值,進而延伸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升級,以及可以延伸的面向(創意空間、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生活藝術、電影電視等。)

《文創大觀1&2》兩冊。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陳郁秀女士(現為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於2002年任職政府最高文化行政部會首長時推動了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至今為國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她以第一人稱的主觀見證與第三人稱的客觀論述,配合國內外案例說明,讓我們清楚了解整個文化創意產業升級應該注意的面向與過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同時,陳女士更進一步的從「壓縮的空間」與「壓縮的時間」來說明台灣文明發展與地域多樣性特質,進而舉出實例來說明可以代表台灣文創產業的意象。讓台灣的文化可以如鑽石般的光芒,永恆閃耀於國際,並深植於人心之中。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少數見證遺跡與出土文物的文化設施。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屬地方型產業博物館,其建築曾獲台灣建築獎與遠東建築獎。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立即快速理解文創產業脈絡與發展-《Creative.文創大觀》購買專區 請點這

文創大觀陳郁秀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文化創意產業台灣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