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超越媒材上的限制 揉合現場性的光影幻化 白石畫廊展出「奇胡利」之作

奇胡利白石畫廊玻璃藝術Dale Chihuly台北

2018-08-16|撰文者:王玉善

各式組件、鋼性結構、恣意塑型-締造千姿百態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裝置當中的每個組件,都有其專屬的名稱,以便讓工作人員辨識與組裝。如主展場中的吊燈的重量約莫600磅,組件大概有300件的組件,作品核心有一個鋼性的骨架,用以支撐與綁住所有的部位。而它的製作過程是由奇胡利向工作室的人員提出其概念後,所吹製而出,並於工作室內開始模擬主要想要放置的空間之完成樣貌(含打燈、及吊起來的姿態)。

奇胡利,水藍與琥珀色吊燈,338x216x201cm,201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奇胡利,水藍與琥珀色吊燈(局部),338x216x201cm,201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此外,現場也展出藝術家於2013年推出的《盤繞》系列,它是以特殊且沉重的玻璃材料製成,約140磅,並標示於作品名稱之中。該件作品雖然具有較為剛硬渾厚的量體,但在線條扭轉之處,同樣體現了藝術家擅長以繪畫性來描述生命力的方式。另一方面,該件紫色是融合了藍色元素所呈現出來的特殊調性,奇胡利預計以此顏色在下一檔的美術館展覽當中,有更多元的表現。

奇胡利,盤繞 84,119x46x38cm,2018年。圖/Chihuly Studio提供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編籃》系列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印地安人編製的籃子,而現場展出的作品為該系列滿四十周年後,所特別製作的。而我們從此類作品當中,可以看出藝術家對於材料的運用自如,並擺脫了傳統吹製玻璃的對稱性限制,展現了工序製作上的熟稔。再者,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上面的顏色多變,但其實它們都是來自同一顏色,只是個別在不同溫度、時間、環境之下所精製而出的。

奇胡利《編籃》系列的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奇胡利,金色青磁噴口編籃組,30x79x79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具有繪畫性的裝置創作

作品《花道:層疊玻璃》奇胡利最新發展的系列,也是特別為本次展覽所作的新品。燈箱裡面有三層玻璃,並將特別的釉燒製於其上,讓觀者可藉由內部的光芒穿透與映射,看到顏料的流動與繪畫性的展現。此外,其中設計有不同的光源,可用以調整展出的效果。

奇胡利,花道:層疊玻璃,107x81x18cm,2017年。圖/Chihuly Studio提供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作品《花道:層疊玻璃》可隨光源轉化不同視覺效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由上述的各種表現形式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奇胡利將其多年來對於自然、文化之間的觀察與體驗(如編籃系列、波斯系列等),逐一的落實在它的創作當中,而他的作品裏的每個色塊以及形式,都有可循的意象。同時,看似斑斕的世界景象呈現,正代表著藝術家對於光、色、形之間長期的研究與觀察。

奇胡利與聖雅各伯島吊燈,1996年。圖/Chihuly Studio提供

白石畫廊:「奇胡利:台北」CHIHULY Taipei

展期:2018-08-11 ~ 2017-09-23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基湖路1號1樓

奇胡利白石畫廊玻璃藝術Dale Chihuly台北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