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個展攝影藝博會策展

瑞士 Mai 36 畫廊以「不朽的綻放」為題,首次參加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Mai 36不朽的綻放2020 Art Taipei Mai 36 Galerie

2020-10-21|撰文者:張禮豪/非池中藝術網整理

「我們知道在每個顯露的影像背後,都存在另一個更忠於事實的影像,而在那影像背後又有另一個影像,而在最後一個影像後頭還有另一個影像,以此類推到那無人能見的神秘實體的真實影像。」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在雲端上的情與慾》

一如這位在電影美學上深具開創性與影響力的義大利導演,許多藝術家對於肉眼可見的一切事物,除了透過不同的角度去辨認、捕捉,乃至質疑;尤有甚者,更願意窮盡一生的精力在霧中凝視,以求從中挖掘到某種本質上可被視為永恆之物,讓自身的存在即使置於浩瀚的宇宙當中,也能熠熠生輝。

MAGNUS PLESSEN,《Untitled (Fig.5)》,116 x 98 x 3.5 cm ,oil and charcoal on canvas ,2019。圖/Mai 36 GALERIE提供

自1988年創立至今已超逾卅年,同時也是包括Art Basel等國際各大藝術博覽會爭相邀請的對象,對瑞士Mai 36 畫廊(Mai 36 Galerie)負責人維克多.吉士樂(Victor Gisler)而言,如何以一己之慧眼,精準發掘擁有此一高度精神特質的藝術家,同時與他們攜手成長,建立長久且密切的合作關係,進而培養出彷彿家人一般的濃厚情誼,才是奠定其藝術產業基石的思想核心。

ROBERT MAPPLETHORPE,《Donald Cann》,framed 63.5 x 59.5 x 2.5 ,cmgelatin silver print edition of 10 + 2 AP, 1982 。圖/Mai 36 GALERIE提供

MICHEL PÉREZ POLLO,《Marmor X》,198.5 x 198.5 x 4.5 cm, oil on canvas,2018。圖/Mai 36 GALERIE提供

此次在疫情於全球仍方興未艾,獨見台灣控制得宜、日常生活未受過多波及的情況下,瑞士Mai 36 畫廊以「不朽的綻放」為題,首次參與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成為場中少數僅有且最具份量的展商,足見企圖深耕亞洲市場的決心;且推出的藝術家名單匯集了弗朗茨·阿克曼(Franz Ackermann)、史蒂芬·巴爾肯霍爾 (Stephan Balkenhol)、特洛伊·布朗特奇 (Troy Brauntuch) 、皮亞·弗萊斯( Pia Fries)、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馬格納·普萊森(Magnus Plessen)、米切·佩瑞茲·保羅(Michel Pérez Poll、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阿爾布雷希特·施耐德(Albrecht Schnider)及臧坤坤等,均為當今國際藝壇的一時之選,不但恰與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總母題「登峰造極」形成呼應,更是畫廊品牌價值與精神的深刻展現。

TROY BRAUNTUCH,《Untitled (Buttons 2)》,conté on cotton image ,framed 103.2 x 77.9 x 4.7 cm, 2011。圖/Mai 36 GALERIE提供

PIA FRIES,《corpus transludi A1》, 60 x 50 x 3 cm ,acrylic paint and silkscreen on Stone Paper on
wood,2017。圖/Mai 36 GALERIE提供

普世關懷的淬煉與轉化

「不朽的綻放」一展由德國藝術家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領軍,這位杜塞道夫學派的健將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持續在挑戰影像生成與閱讀的既定框架及認知,進而建構出他獨特的概念攝影體系。無論是有意識地放下相機,運用自天文台取得的負片影像來輸出尺度龐大、彷彿抽象繪畫般的星空;或是將在網上擷取的圖案,透過數位暗房不斷地放大與重疊,最終形成一件件充滿繽紛迷幻色彩的「Substrat」抽象系列作品等,都不難得見他一方面不斷地拓展多元的創作主題,另一方面徹底顛覆所學、積極探索當代數位生活語境下不再定於一尊的美學思索。

THOMAS RUFF,《Substrat 35 III》,framed 130 x 202 cm, c-print, Diasec Face,2007。圖/Mai 36 GALERIE提供

與托馬斯·魯夫相互輝映,特洛伊·布朗特奇是美國興起於1970年代之「圖像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藝術家群體的代表人物之一。排拒了色彩自身無可避免的象徵意涵,其作品大多是擷取日常物件的影像,再以炭筆轉繪到綿織物上,構成了並非依附在現實的物件肖像。它們不以寫實為目的,而是透過搖擺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畫面,讓觀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移轉到不涉一物的模糊地帶,進而回過頭來使所描繪的物件圖像也猶如籠上一層無法清晰辨識真實樣貌的薄霧,卻也加深了感受的私密性。

THOMAS RUFF,《neg◊var_05》,framed 70.5 x 60.5 cm,C-Print,2016。圖/Mai 36 GALERIE提供

早在廿世紀攝影史佔有一席之地,美國藝術家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除了他與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既是戀人、朋友,也是藝術創作伙伴的親密關係膾炙人口,其於1970年代拍攝的諸多藝術文化名人肖像與當時的次文化事件現場,乃至於後來以花卉或裸體局部為對象所拍攝的抽象幾何式之特寫影像,都精準地傳達了人性慾望的深沉與神秘,直至今日仍強烈衝擊著人們的全身感官。

ALBRECHT SCHNIDER,《Untitled》, framed 41.5 x 33 x 3.5 cm,spray paint on paper,2018。圖/Mai 36 GALERIE提供

投注全副心力來探索當代抽象繪畫的更多可能性,瑞士藝術家阿爾布雷希特·施耐德的作品大多以俐落、精準而嚴謹的手法繪製而成,卻又夾帶了自動書寫的隨機特質。藉由內在邏輯的幾何色塊疊加或彼此接壤,他讓畫面空間成為觸動觀者無窮想像的按鍵。此外,隨著女性藝術家的影響力日益高漲,展中也帶來另一位歐洲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皮亞·弗萊斯之作。曾師從德國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再加上擁有雕塑創作的背景,皮亞·弗萊斯透過自在駕馭多種媒材,在畫面上形成色調鮮明的獨特視覺語彙,展現了女性豐沛有力的內在能量。

STEPHAN BALKENHOL,《Woman (relief)》,30 x 30 x 4.5 cm,wawa wood, colored, 2016。圖/Mai 36 GALERIE提供

史蒂芬·巴爾肯霍爾長年致力於具象雕塑此一看似傳統的創作命題,卻注入了他對於人類存在狀態的深刻思索——每一個當下的內在狀態,單從表面來看往往與真實相距頗多,甚至全然相悖。因此,他以粗曠刻工結合手繪上色的人物雕塑,在整體造型或情緒的表達經常予人難以言說的曖昧感,似乎不經意地某種敘事的斷裂就從作品內裡橫生而出,當觀者的視線游移在人物與那無形的裂縫之間,人類存在處境的諸多糾結也不言而明。

FRANZ ACKERMANN,《Fracht und Ladung (the Calcutta Bag)》,66.5 x 102 cm, watercolor on paper, 2016。圖/Mai 36 GALERIE提供

弗朗茨·阿克曼(Franz Ackermann)則藉由一己造訪許多國家與地區的親身體驗,細膩地去觀察不同城市發展的興衰起落,以及歷經時間淘洗或人為影響後的痕跡遺留。透過將這些人們所慣見的景觀切片巧妙收納,其作品迂迴而帶有詩意地,反映了當下因全球化歷程導致漸趨同質的社會文化發展,以及人類在如是環境中如何建構自我個體與世界的認識。臧坤坤則是唯一的亞洲面孔,這位深具潛力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巧黠地從豐富的藝術史資源中尋找適切材料,結合在地經驗的幽默表達來返照今日益荒誕的矛盾現實。

ZANG KUNKUN,《Consume》, tape, acrylic and mixed media dimensions total, ca. 164 x 80 x 36 cm,2015。圖/Mai 36 GALERIE提供

要言之,他們的藝術創作採用的媒材與思考面向各自不同,卻都著眼於普世價值的淬煉與轉化、呼應與挑戰。這些不加渲染的放聲思索,總不斷地叩問著從生到死的一切種種,而你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定睛凝視之下,自有不朽會在我們眼前燦爛綻放開來,久久不去。

Mai 36不朽的綻放2020 Art Taipei Mai 36 Galerie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