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凝視蔡尉成的《觀物.取象》 感受風雲雕塑探詢的平衡與自由

大雋藝術蔡尉成觀物.取象風雲系列雕塑

2020-11-06|撰文者:林侑澂

大雋藝術 Rich Art Gallery|策展紀錄片 Film|觀物・取象:蔡尉成個展|From World To Aesthetic Imagery : Tsai Wei-Cheng。影片/Rich Art大雋藝術官方Youtube頻道
藝術家蔡尉成與作品《金好》合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雕塑是需要大量勞動的藝術重工業,對於媒材與技術的掌握,更是需要實務經驗的累積。這使得「成為一位雕塑藝術家」,從養成訓練上有著更複雜的要求。
長期觀察藝術家蔡尉成的雕塑,會看見一位藝術家越來越嫻熟的創作脈絡。在厚重沉穩的金屬之中,漸漸發展出了一種有急有徐的悠遠韻律感。2020年蔡尉成再次與大雋藝術合作,邀請張正霖教授擔任策展人,呈現《觀物.取象》雕塑個展。展覽所發表的《風雲系列》,開始跨越了藝術家的造型慣性,對於自然及人心的種種現象做了嚴謹的探討。
蔡尉成,(前)《咫尺》,110 x 30 x 51 cm,青銅,(後)《白白》,63 x 30 x 58 cm,青銅。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風和雲兩項元素在蔡尉成的藝術生涯裡一直都佔有角色。近期的創作中,藝術家更是有意識地弱化人物的形象,讓風雲元素成為了主角。將風雲視為有生命的載體,逐步發展出了更加自由的視覺形式。
風的意象在蔡尉成的創作中,象徵著力量的流動。就像是身體中、手中所蘊含的生命力,無質無形卻能夠將內心的種種意念塑造成型。而雲的意象變幻莫測,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如同人們的思維、意識一般,運作著不同面向的內容。對於藝術家而言,「風的力量 雲的想像」如同身心關係的寫照。兩者相合才組成了一個能夠感知、具有創造能力的完整個體。並且進一步地,成為了一系列作品所闡述的主題。
蔡尉成,《有神》,46 x 40 x 90 cm,青銅。圖/大雋藝術提供
作為一位當代的雕塑家,除了塑形外,對於不同金屬的特性,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經驗。鋁、青銅、不鏽鋼各自有需要考慮的工法,最終的烤漆質地、色澤,也對於作品敘事相當重要。反覆的實驗,讓如今的蔡尉成能夠在每一個步驟中,自信地享受細節變化所帶來的驚喜。偶爾也會在烤漆完成後,進一步做質感的修整。讓作品呈現出更具手工、更有生命感的樣態。使得每件作品的不同版本,都被賦予各自獨一無二的精神意義。
蔡尉成,《一萬年》,56 x 50 x 102cm,青銅,2020。圖/大雋藝術提供
始料未及的肺炎疫情,開啟了許多藝術家對於自身創作定位的重新省思。蔡尉成也關注到了面對災難、大自然時,人類或許並不如自己以為的強大。當人類的活動與破壞減少,空氣、水源等自然資源都以顯著的速度恢復健康。這些現象讓藝術家回憶起了藍天白雲等等的兒時記憶,並藉由創作傳達關於物我關係的想像。
蔡尉成,《無常》,33 x 20 x 32 cm,不鏽鋼,2020。圖/大雋藝術提供
蔡尉成始終抱持著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與關懷,對於種種現象 / 事件的起承轉合都試圖去一探究竟。也經常會本能地分析不同的因果關係,設想著轉換思路後,不同發展方向的可能性。這些思想的軌跡,成為了藝術家創作的養份。在風雲系列中,藝術家減少了自白式、紀錄式的內容。而是進行了人類與大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該如何共存共好?」的思考。試著透過局外人 / 當事者的角度切換、更宏觀地看待世界萬物。

大雋藝術蔡尉成觀物.取象風雲系列雕塑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2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