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華人藝術家

林之助Lin, Chih-Chu

  • 簡歷
    1917 生於台灣台中大雅
    1939 日本帝國美術學校日本畫科畢業
    1946 受聘省立台中師範執教及第一屆全省美展評審委員至數十屆
    1954 創立中部美術協會當選理事長
    1963 受聘台北實踐家專擔任色彩學教授
    1977 首先提出膠彩畫正名
    1979 任台中扶輪社社長,省立台中師專退休
    1981 創立台灣省膠彩畫協會,當選理事長
    1985 受聘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開創國內大學美術系膠彩畫課程首例
    1989 受聘全省美展評議委員
    1999 印刷出版社出版「膠彩畫之美-林之助」
    2003 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家庭美術館「膠彩雅韻-林之助」

    聯展
    1938 第二屆新興美術院展
    1939 日本畫院美展
    2600 奉祝展(帝展擴大舉行)
    1942 第五屆府展
    1943 第六屆府展
    1962 菲律賓國際藝術展
    1977 於台北市龍門畫廊舉辦全台膠彩畫聯展
    1997 台灣省立美術館舉辦「林之助繪畫藝術之研究」研究展並出版專輯

    得獎紀錄
    1938 「黃昏」入選第二屆新興美術院展
    1939 「米店」入選日本畫院美展
    1940 「朝涼」入選紀元
    1942 「母子」獲得第五屆府展特選第一名總督獎
    1943 「好日」獲得第六屆府展特選第一名總督獎
    1988 榮獲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獎

    文/黃惠瑄、王士源
    「膠彩之美,美在用色,可清雅、可絢麗;美在造型,動靜皆可入畫,可活潑、可沉著;美在材質,膠與水,顏料和畫布,訴說著作者傾注生命力的執著」。─藝術家林之助

    日治時期台灣畫家林之助,「台灣膠彩畫之父」,生於台中縣,12歲時便到日本求學,考進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習畫;24歲時即以《朝涼》入選日本最富盛名的「帝展」。

    1940年,林之助23歲,剛從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畢業,返鄉探親,並與豐原閨秀王彩珠小姐訂完婚後,才完成《朝涼》。在婚前完成的這幅《朝涼》,不僅入選「帝展」,更被林之助視為是送給自己的大禮,可惜這幅畫後來保存不當,畫作褪色,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他曾自述《朝涼》的窗做經歷說,「有一天早晨出去外面走走,看見攀了五、六尺高的牽牛花開了,旁邊有一隻小羊。早上的時候霧氣濛濛的,綠色的葉子看起來像灰色的一整片,薄薄的花、白白的羊,這種感覺很特別。」

    1941年,林之助從日本返台定居,在創作裡則注入更多台灣本土的色彩,先後榮獲台灣府第一名,並據此奠定他在台灣畫壇的地位。而在林之助教學生涯中,也啟發了無數的當代的膠彩藝術家。

    「做事認真才能獲得尊敬,還要對別人客氣禮貌,才能稱得上藝術家。雖然不一定每幅畫都能畫得好,卻是每一幅畫都認真畫。」這是林之助對於作畫、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

    林之助除了作畫外,還擁有另一項特別的才能─ 跳踢踏舞!別懷疑,在他90歲時獲頒第25屆行政院文化獎時,林之助還秀了一段他踢踏舞的功力。林之助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吸收東京的藝術養分外,也學了一身踢踏舞絕技,甚至曾參與職業演出,在他留日期間兼差賺取生活費用。

    林之助,(b) 1917.02.02~(d) 2008.02.13


    【圖片來源】
    國立台灣美術館(朝涼) http://collectionweb.ntmofa.gov.tw/tw/02_exhibition_work.aspx?RNO=08700378

    國立台灣美術館(朝涼) 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ShowInfomation2_2.aspx?SN=3761

    台灣網路美術館(卡多麗雅) http://web.moc.gov.tw/tdg/20/start.htm

    台灣網路美術館(肖像) http://web.moc.gov.tw/tdg/20/start.htm

膠彩,肖像,旅日,日據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