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藝術家

Alexander Calder亞歷山大.考爾德

  • 為什麼藝術必須是靜止的?美國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打破了大眾對雕塑品、公共藝術的傳統想像,創作出能夠與環境互動、隨時間及外力影響而有不同變化的動態雕塑(kinetic sculpture)。

    亞歷山大.考爾德的父親為雕塑家、母親為畫家,自幼即展現不凡的藝術天分,八歲時替姊妹的玩偶製作飾品,十二歲時更用銅片做了動物雕塑送給父母。基於對機械、裝置的興趣,考爾德決定在大學攻讀機械工程並成為一名工程師。

    但亞歷山大.考爾德對藝術仍懷抱熱情,先後在紐約與巴黎習畫。當時他最著名的作品為鐵絲雕塑,彷彿把平面的塗鴉轉換成3D一般,考爾德用扭曲的鐵絲在空間中作畫,完成一系列的馬戲團及人物塑像。

    在一次造訪抽象畫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工作室的經驗中,亞歷山大.考爾德看著眼前各式巨大、不規則,色彩鮮明並被線條切割的形狀,不禁心想,若這些物件都變成動態將會多麼美妙?亞歷山大.考爾德表示,就像有人可以創造色彩、創造形式,那麼他也可以創造物體運動的模樣。

    從1929年起,亞歷山大.考爾德陸續完成多件作品。多彩的金屬片被纖細的鐵絲串起,隨著時間及外力輕輕起舞,在空間中創造動態之美。這些作品被實驗主義先驅、超現實藝術代表人物杜象(Marcel Duchamp)稱為「動態雕塑」。

    代表作《花瓣的弧形》(Arc of Petals)以鐵線、鋁片及銅釘組成,上漆和未上漆的鋁片懸掛在像是魚骨般的鐵線上,機械力學的計算以及纖細曲線,帶給觀者詩意的想像,整個作品呈現出優雅、寧靜的和諧。當空氣流動時,雕塑彷彿一個宇宙,各個元素能夠各自飄移、傾斜、變換位置,結合並重組,卻不會產生視覺錯亂,就像是和諧但又無法預測的自然世界。

    亞歷山大.考爾德曾說:「人類總認為紀念碑應該自地面築起,不可能從天花板降下,但我的動態雕塑也可以是紀念碑。」1950年代起,他開始創作大量公共雕塑,作品遍布世界,譬如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甘迺迪國際機場等地方。

    而他創造的動態雕塑也在藝術界留下深厚的影響,讓後代雕塑家開始關注藝術品與環境的互動,啟發美國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使用滴畫法創作,甚至讓音樂家、編舞家從動態雕塑的隨機移動中獲得靈感。亞歷山大.考爾德的雕塑以自然為師,藉由不同大小、密度、色彩的物件互動,展現出運動的規律,而抽象藝術之美就在其中。

    【圖片來源】
    Pictify : http://pictify.com/746669/josephine-baker-iii-alexander-calder-wikiartorg
    Classic Online : http://classic-online.ru/ru/art/picture/Calder/59105
    My Meedia : https://mymeedia.com/stages/art-world/post/7968411
    Art Observed : http://artobserved.com/2011/11/go-see-new-york-alexander-calder-1941-at-pace-gallery-through-december-23-2011/
    Jewels Bijoux Joyas : http://jewelsbijouxjoyas.blogspot.tw/2012/02/alexander-calder.html
    Blendspace : https://www.blendspace.com/lessons/OkYY3Dy_buf2dA/alexander-calder-mobiles
    Write Design : http://www.writedesignonline.com/history-culture/mobiles/overview.htm
    Artedeximena : https://artedeximena.wordpress.com/arte-contemporaneo/esculturas-s-xx/eb-spring-1928-alexander-calder/

雕塑,裝置,超現實,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