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敦煌藝術中心:【讀費以復的畫,彷彿走在水鄉的小河畔】

2012-07-06|撰文者:徐龍生


費以復,江蘇吳江人。1936年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後,到南京勵志社美術股工作。1951年調上海行知藝術學校任教,後任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浙江分會理事,杭州科普美協理事長。出版有《油畫小輯》、《繪畫寫生色彩學》,以及和蔡亮合著的《素描·色彩入門》。

費以復在其動蕩的七十年人生中飽經曲折起伏,大環境的不順令他只能以個人內在小環境的堅持來穩定平衡自己。一九三三年,費以復入蘇州美專,頗受師長疼愛,並與校長顏文梁成為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其繪畫風格受顏文梁古典寫實風格影向極深,使他的畫作以結構嚴謹著稱。

從三零年至八零年,費以復的繪畫風格漸漸轉換,更多的本土性語言、詩意的浪漫與寫實的率真出現其作品之中。他的風景作品多以高視點眺望,其全景式構圖來自中國水墨山水架構,而在色澤上以印象派閃亮動人的色彩為主。他的作品與印象派相較之下多了些輕鬆、愉悅與詩意。“中國式印象主義的發端”可作為費以復貼切的形容。《新安江夜景》一畫以燈火通明的街道為全圖之前景,層迭的山巒及水庫大壩作為中遠景;構圖上的特殊處在於由道路引領向前行的直線與溪水上溯轉彎之弧線交匯於山巒處,再向上轉自左上角彷彿接受天光的雄偉大壩,視覺焦點由右下方的人間燈火與江面夜色,帶至山間的幽靜,再轉自人定勝天的大壩工程。畫家以壓迫至極小部分的天空來襯托出大壩之壯觀,它遠遠樹立於山間,冷眼望著人間的悲歡離合。人物在此畫中雖不起眼,但人的情感卻充滿畫面,一個個點著燈籠的窗口都是幸福甜美的人間記憶,人間燈火對映著江上倒影,江水在夜色中本來就有一種光的華麗,再加上燈火倒映於水波蕩漾越益迷離,緊緊地吸引著每一雙觀賞的眼睛。

—台灣敦煌藝術中心《華人前輩藝術家》

費以復,蘇州同里人,著名的江南水鄉與大運河、太湖相貫的渠溪湖河,縱橫交織,四通八達。故鄉的寧靜、樸美,費以復始終難以忘懷;石橋下汩汩的流水聲,更是他魂牽夢繞的心聲。讀費以復的畫,彷彿走在水鄉的小河畔,聆聽著甜美甘冽的流水聲,清澈、明凈、悅耳,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相較於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費以復顯得輕鬆、愉悅、詩意十足,又不失浪漫的印象式的作品獲得了自身的獨立,表現出中國畫家的真誠與靈活,相較於前蘇聯的現實主義作品,費以復則更多地展示了中國式“詩境”的浪漫與寫意的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