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尊彩藝術中心:【數位時代裡的孤獨迴旋曲】

2012-12-17|撰文者:作者:郭怡孜(《典藏投資》資深編輯)


繁華市區的不安全感本身把城市居民完全關進那種捉摸不透的、極其恐怖的狀態中。在那種狀態下,他為變得孤獨的原野感到不適,而不得不在心中接受那些城市建築學的怪胎。

—班雅明.《單行道》.〈全景幻燈〉

在虛實交錯的時空裡,表情冷酷的男女有著蒼白的臉龐,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他們的頭髮與身體只有形狀而沒有量感,臉龐又如此地活生生,散發出一種異化的氛圍,仿若人類生活在數位化的時代中,自身也隨著產生了變異。而當一切都可能改變,不變的,是內心溫熱的情感,是讓人生之所以歡樂與痛苦的七情六慾。

遊走於城市之中,林宏信以一種既融入又抽離的姿態觀照自身,也觀察著他人。他將當代人們的生存狀態轉化成冷酷異境裡的片斷寓言,畫面中並存著繁複與簡練兩個極端的表現手法,挑戰觀眾的視覺經驗與認知習慣。理性而冷靜的構圖裡,映射出冷冽的色彩,一切如此乾淨而簡潔,我們卻在其中感受到隱然的情緒波動,一種不被言明卻深刻的張力。於是我們領略到,林宏信筆下看似科幻小說場景的畫面裡,講訴的,其實正是我們內在的心理狀態。

細火慢熬終成章

林宏信畫筆下的男女有著近乎相片般真實的臉龐,結合簡潔而平面化的圖像元素,乍看之下有如影像後製的成果,卻仍帶有繪畫的手感與溫度。面對他的作品,我們先是感受到寫實與平面、擬真與虛假共存於同一畫面所產生的衝突美感,接著,我們驚異於藝術家高超的寫實功力。

擁有極為細膩且精準的感知能力,透過畫筆捕捉物象之於林宏信,從來都不是最困難的事,這樣的才華讓他在學院裡顯得特別突出而備受讚賞,卻也成為他在藝術修煉這條道路上,最為在意而亟欲突破的瓶頸。年輕的林宏信非常清楚,寫實繪畫在追求完美的表現手法之餘,題材容易變得重複因循而了無新意,那時的他深深覺得「寫實很無趣」,而陷入了「技巧在那裡,卻苦於不知道要畫什麼」的窘境。退伍之後,林宏信即從事廣告設計的工作,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表現出色,伴隨而來的是寬裕許多的經濟條件。服役加上工作,有整整5年的時間沒有碰過油畫顏料,他並不特別覺得可惜,笑著說:「那些都太老梗,忘掉也罷。」然而這並不表示他失去了創作欲望,相反地,林宏信心中對創作的渴望愈來愈強烈。終於,在24歲那年重回校園,白天工作,下班後到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進修,他玩影像、做裝置、嘗試很多和繪畫無關的創作,就是不碰畫筆,逃避著「寫實畫家」的標籤,因為他知道,高超技法所帶來的獎項和掌聲,並不能填補他心中對藝術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