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尊彩藝術中心:【郭英聲 - 無聲風景的捕捉者】

2013-01-15|撰文者:採訪/邱思瑋|撰稿/邱思瑋、郭彥彤|攝影/李明峰|剪輯/戴璽


文化交融的藝術啟蒙

與郭英聲對談的過程中,爽朗的笑聲、跳躍式的談話至今感到印象深刻。身為一名擅長捕捉影像的藝術家,雖對攝影機感到熟悉,但面對鏡頭受訪時,讓一直以來位居影像背後的藏鏡人難掩緊張,卻遮掩不住郭英聲的藝術魅力。

郭英聲的「影像」反映出成長過程中的孤單與寂寥。出生於台灣卻未在出生地度過童年,而是隨著父親前往日本定居,父親因工作緣故來往台、韓、日三國; 母親則是赴羅馬研習歌劇致力於音樂上的發展。回溯自己的藝術風格,或許是在日本戰敗後經濟蕭條的生活經驗,帶給了他一種特殊的美感經驗。「這種美感經驗一直跟隨著我,在我之後的創作中也一直不斷地出現。」他說。

反骨叛逆的他在年少時與時下的年輕人一樣都熱愛搖滾樂,也曾經組過樂團、彈著吉他,隨著迷幻的樂曲舞動著身軀,如此熱愛搖滾的同時,也因音樂家母親的影響,對優美的古典音樂略有涉略。

藝術家受50年代末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衝擊,他發現電影不單只是敘述一個故事、不只是以商業娛樂為取向的單一表現;新浪潮電影跳脫以往的傳統敘述手法,以「跳接」的剪接模式來表達導演的思想與觀念,在此,電影可作為藝術創作的手法視之。呼應對新浪潮的震撼,他選擇去法國第八大學的電影系研讀,然而,一個人是無法拍攝電影的,十九歲的他便拿起相機,開始用攝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描述、解釋風景帶給他的悸動。

躬逢其盛的巴黎盛宴

區分郭英聲的攝影生涯,大致以出國前後為分隔線。1969年到1975年,赴法前稱作「台灣的初期創作時期」。許多人羨慕郭英聲的藝術際遇,在21、22歲時,他的名字就以攝影師的身分出現在Newsweek、Asia Magazine等國外雜誌的頁面上。

70年代,在台灣,他與其他幾位影像工作者成立與當時攝影學會風格有所區別的前衛性影像團體:V-10視覺藝術群。他們憑着革命情感與浪漫情懷持續在影像的領域耕耘,現今都已成為國內影像工作的重要人物。如今除了藝術家身分還身兼品牌藝術總監的郭英聲,其實在四十年前就已有了「跨界」的合作經驗。1973年林懷民自美歸國,決定創立雲門舞團,此時正值許多新銳藝術家學成歸國或準備出國深造的時期,他們相繼投入相關工作,而其中他為參與影像部分的第一位,得以與其他藝術家共同見證台灣現代舞與影音的結合。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

郭英聲形容自己在巴黎的生活,就像是電影「午夜巴黎」,好似處在一個奇妙而奇幻的世界。身為電影系的學生,他花了許多時間待在電影圖書館,並有幸能和當代電影大師費里尼、楚浮等人面對面、也曾巧遇帕索里尼,這樣具有豐富色彩的生活閱歷,不只進入了他的人生,也進入到他的作品中。

在台灣,他的作品皆為黑白照片,而在巴黎的學習、工作、生活讓他看到了色彩,也讓歐洲看到了他。因為,就是郭英聲的彩色作品,讓他在歐洲嶄露頭角。

隱藏在影像背後的捕捉者

總是在展場佈置完成立即離開的郭英聲,笑著說,他絕對不是個自戀的人,不僅不喜歡面對鏡頭,連自己的攝影作品也很少反覆觀看。對他而言,「作品」即是本身,無須他者多作撰述;不喜歡對觀眾解釋作品的習慣,可能與他認為「影像是視覺的經驗、眼睛的回憶」有關。

雖然不對作品作任何闡述,但他認為自己的攝影作品代表他在不同城市間遊蕩的時空紀錄,每每看著自己的攝影作品時,總掉入當下拍攝的時空,回憶起那時的人、事、物,重拾當時的情緒與感情。而這就是一種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私密日記,因為沒有文字化,只有自己知道當時與自己的時空關係。例如名為「記憶中的風景」與「隱藏的記憶問度」系列作品,即是他工作時順道用黑白底片拍下的影像,被遺忘又偶然被發現,精準呈現一段失而復得的情感記憶。

不諱言自小就有嚴重情緒不穩定的問題,儘管有人將之美化為「藝術家的通病」,郭英聲仍為此深感困擾。而創作則為他開了一扇窗,透過攝影迷你的觀景窗,他抒發精神上的壓抑以及深藏內心的無聲話語,他的作品就是外在與內在自我的對話,呈現出的影像則為兩個自我的共同集合。

兼容傳統與數位的創作觀

郭英聲的作品總無意中透露出孤寂、荒涼之感。在他的作品哩,「人」似乎被藝術家遺忘了,雖然藝術家稱對拍攝對象未有特殊的偏好,但觀察黑白系列的作品,不難發現藝術家下意識捕捉空無一人的風景,在「隱藏的記憶溫度」以及「記憶中的風景」寂靜的灰階色調、空曠寂寥的風景透露出藝術家的內心風景。

然現今攝影技術、媒材日新月異,過去累積的拍攝經驗與當年在巴黎所學所用大相逕庭,郭英聲承認一開始對數位化的確會有所抗拒,但也認為既然生處在新時代,便必須要適應新的媒材、新的技法與觀念,從中找出新、舊做法的相關性與相異處。但無法否認的是,現代攝影的立即顯影,使照片的「靈光」消失不復返,這固然令人感到可惜,卻也因數位的技術能對影像作立即補修刪減的動作。因此,他現在更覺得能同時經歷兩種時代是十分幸運的,就是因為兩種做法都嘗試過,是以可以做出比較、取捨與修正。

繼續向未來前進的特快車

三十二歲以前,郭英聲的足跡已達五十多個國家,曾去過許多有趣的地方,但最愛的依舊是有居住記憶的東京、巴黎與台北,現在則定居於被他稱作緊張、焦躁與混亂,確充滿幻想的台北。自稱年輕時過動,年紀大了反而只喜歡安靜待在一個地方,然而,他的腳步並未真的就此停下。

2003年與陳季敏合作,成為該品牌的創意總監。郭英聲將瘋狂、不規則、跳躍性思考帶進企業文化中,與陳季敏擦撞出另一種新風格火花,使品牌在設計的思維、展演的呈現上,更接近概念性與藝術表現的形態,脫離一般認知的敘述方式。而一向習慣單打獨鬥的郭英聲,也因這樣的合作契機,需要與人溝通、講求更即時並精確的呈現想法和概念。

由於現今工作所涉獵的領域更為廣泛與全面,無形中發掘出以往內心未使用到的資源,使他不斷找出自己新的可能性,在創作層面上更具爆發力。被問及未來展望,他笑言,目前繁忙的工作應該會繼續推著他往前跑,只期望將來每段時間都有新的想法與呈現。誠如他自己所言:「以前坐的是慢車,現在我坐的是特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