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采泥藝術:【影射四季—序陳志光蘇州個展】

2018-01-01|撰文者:楊衛│采泥藝術


影射四季
—序陳志光蘇州個展

楊衛

“四季”是我爲陳志光2011年蘇州美術館個展所取的主題,基於陳志光此次展出的一批新作,即以不誘鋼材料分別製作的梅花、菊花、蘭花和竹子。我用“四季”來概括陳志光的這批最新力作,不僅是因爲這四種花木素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譽,象徵了一年四季,更因爲這個“四君子”的隱喻所貫穿的人格襟抱,曾被中國文人視爲最高的審美境界,代表了他們於變化萬千中不變的精神追求。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即是宇宙的規律與人格的統一,亦是中國人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荀子·儒效》中就有“千舉萬變,其道一也”的說法;《莊子·天下》中更是有“不離於宗,謂之天人”的定義。可見中國人效法自然,爲的還是自我人格的塑造,即從宇宙的變化中尋求自我人格的統一,並以此再作用於不斷變化的社會。這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在這樣一個轉換的過程中一切自然的變化因素都可以用來修身養性,並最終成就自我超凡脫俗的境界。比如象徵四季的梅、蘭、竹、菊,便分別代表了傲、幽、堅、淡的人文品質,因而使其能够在感物喻志的同時,借此獲得人格的升華與獨立。

今天的中國當代藝術時常會遭遇到傳統文化的命題,尤其是在國際交往間,沒有傳統文化的底蘊從創作的根基上輸送能量,就很容易變成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作爲一位活躍在國際藝壇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陳志光深感人文基礎的重要,他將創新視角拉回自己的文化語境,取傳統的寓意紋樣梅、蘭、竹、菊爲語符,創作了這批全新的雕塑作品,不僅是爲了在文化上尋求自證,更是企盼能够與傳統的人文精神深心相契,從而借助於傳統的巨大能量衍生出一種新的文化人格。事實上,陳志光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是情有獨鍾,很早便鑽研於書法藝術,造詣頗深。儘管他的主業是從事雕塑創作,且一直活躍在雕塑界的前沿,但書法作爲一種自我修煉的方式,從來都是與之相伴,未曾間斷過。毫無疑問,這爲陳志光打下了堅實的傳統文化基礎,以至於回過頭來的時候,他能很快找到傳統文化的彼岸,抓住其象徵和隱喻的視覺精隨。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巧就巧在駕輕就熟。

其實,傳統不是一個死的概念,而是一個活的生命,往往就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融匯在我們的血液裏,只是我們很容易將其一言蔽之,大而化虛。所以,回到傳統也需要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入手。這種細節的深入,抑或也是一種恢復知覺的過程。陳志光就是退回到生活本身,進而才找到自己的語言出路的,某種程度上得益於他近幾年回到自己的福建老家。正是家鄉的緩慢節奏,使陳志光有了閑暇去體會生活的具體內容,從中感悟出千古不變的傳統意識,不僅由此而捕捉到了創作的靈感,也從氣質上找到了與傳統精神進退自如的契合。這也是爲什麽陳志光要取梅、蘭、竹、菊,包括荷花等象徵之物爲自己藝術語符的原因,因爲這些自然之物所代表的自强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正是當今物質社會缺乏的精神內容。陳志光以退爲進,以這些精神內容爲藝術宗旨,當然不是爲了簡單地回到傳統,而是取其文化營養,爲的還是給當代社會注入人文的價值。這就像他的藝術並非傳統藝術的單純複製,而是通過材料的重新發現將其喻意不斷放大一樣。其中蘊涵的創造性轉換,不僅是中國當代藝術立足於世界藝壇的根本,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繁衍的活水之源。我想,將陳志光這樣一批真正創新於傳統的藝術作品,放在新落成的蘇州美術館展出確實是再好不過。因爲蘇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美術館如何基於歷史的傳統面向世界開放,陳志光的藝術是一個最好的提示。
是爲序。

2011.7.19於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