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 展期

    日期:2010-12-14 ~ 2010-12-14

  •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二樓D、E、F展覽區

  • 《2010臺北美術獎》得獎名單正式公布,經過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評選過程,原預頒一位首獎「臺北美術獎」從缺,6位進入決審入圍者均獲「優選獎」之肯定,分別為邱垂龍、沈昭良、張婷雅、曾聖惠、陳潔晧與吳長蓉,創作形式涵蓋影像、攝影、水印木刻、平面繪畫、事件、裝置等,詮釋主題多元,所有優選獎作品將自2010年12月11日起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展出,展期至2011年2月27日止。
    《2010臺北美術獎》頒獎暨展覽開幕典禮預計於本週六12月11日下午3點於北美館地下樓中庭廣場舉行,每位優選獎得主將獲頒獎狀一只,獎金 12萬元。

    「臺北美術獎」舉辦宗旨為「呈現臺灣當代藝術新貌,獎掖獨特藝術風格與當代精神之創作」。2010年「臺北美術獎」為此獎項自2001年正式定名以來首次轉型實施新制,最主要改革為評審方式由兩階段增為三階段選拔、現場呈現從單一系列作品表現擴展到小型展覽之模式、首獎名額由數名減為一位,並將獎金由20萬提高至55萬,同時獲未來2年內於北美館舉行個展之資格。
    在經過連續9屆,每年公開徵件、競賽與展覽舉辦,歷年來「臺北美術獎」培養出多位傑出年輕藝術家,也累積了許多精彩作品,為反應時代潮流變遷,各美術機構競賽的多元發展,北美館思考「臺北美術獎」之定位,於2009年中即著手進行評審機制與獎勵方式之檢討與反省,衡酌館內外專業意見,逐條修訂簡章,維持無限制參賽者年齡、參賽作品不分類、不分媒材、不限尺寸的開放規格之下,減少獲獎者名額、提高獎金以及館方資源的提供,新制「臺北美術獎」企圖選出具成熟度與發展潛力的創作者,培養成為臺灣當代藝術的前瞻性指標,進而增加與國際藝壇的交流與對話。

    《2010臺北美術獎》徵件期間為期兩個月(7月至8月底止),共計550件作品符合參賽資格,件數創歷年新高。作品形式分析依比例分布,各式媒材使用與上屆2009年相仿,平面或複合媒材作品仍佔多數,共有324件(59%);立體雕塑類50件(9%)、裝置作品78件(14%)、數位作品98件(18%)。參賽者平均年齡較去年(30.94歲)稍高,今年則為31.65歲,男女比例仍為男性稍多於女性:1.37:1。
    本屆評審團邀請吳瑪悧、梅丁衍、廖仁義、林志明、吳昭瑩等5位涵蓋創作、理論、藝術行政等專業領域人士擔任共三階段的評審委員。第一階段初審由 550件作品選出20件進入第二階段複審。這20件作品參賽者需依據13平方米(約3.9坪)的展出空間提出展覽計畫,經過書面審查之後,評審團選出6位參賽者進入決選,每位入圍者依展場空間提供,於實地執行佈展工作,5位委員就展覽現場進行評審。

    綜觀6位決選者的展覽呈現,評審團認為今年北美館提供了參賽者更多的展覽資源,而更多的展覽資源意味著參賽者需面臨更嚴謹的挑戰。例如在展覽空間的務實處理,同時兼具考量作品本身在其中的呈現度與完整度。因此,評審重點涵蓋創作與理念、規劃與執行二大要素。創作與理念著重於作品本身創作觀點的表達;規劃與執行則是以空間屬性、展覽呈現與完成度為要點。評審團在歷經3個半小時的討論,達成共識為6位決選入圍者皆獲「優選獎」之資格,但首獎「臺北美術獎」決定從缺。

    評審團成員之一廖仁義表示,這六位入圍決選的參賽者皆實至名歸,但評審團為維護此次臺北美術獎改變之精神,評審必須提高要求,要求藝術家在實際展覽現場將自己作品做最嚴謹、最專業的表現,從缺是一份期許,也是一份共識。
    本屆共550件投件作品,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緊扣當代藝術體現社會的精神性,與臺灣當代藝術夾雜在混淆的文化主體認同與社會邊緣文化之間顯得游移與曖昧的多元文化雜相。當代藝術這種介於有形與無形的滲透性能量,激勵文化前進不懈使其活力再現,充分地呈現於這6組優選獎的作品題材,如政治社會議題的關注、生活狀態的感受、探索父子關係、隱涉個人慾望、或者營造感官刺激等,藝術家藉由創作行為與過程體驗呈現當下的時空環境。
    轉型後的「臺北美術獎」期許美術競賽機制更趨成熟,讓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共與盛會,成為審視臺灣當代藝術的風信指標。同時,新制改革可否使行之有年的競賽機制更具效益?獲獎的後續效應能否更貼切藝術界期待?新制度的改變是否會造成新的影響?這或許是下個10年,臺北市立美術館需持續觀察與省思的議題。

尚未建立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