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駁二藝術特區

【河流 】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

  • 展期

    日期:2015-07-01 ~ 2015-08-30

  • 地點

    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 河流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人們緊緊依附生活的這些河流,卻也因為人類的使用而產生質變。駁二藝術特區即將自7月1日起至8月30日於蓬萊區B3、B4倉庫,展出「河流–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集結6國25組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為自然發聲,帶領觀眾深入探討河流之於人類社會發展脈絡下的景觀。

    高雄市文化局長史哲表示,駁二藝術特區自103年起推動藝術家進駐計畫,期待透過國際徵件或邀請方式,為市民引入國際藝術視野、為在地藝術家帶來更多國際交流機會。這次與獨立策展人吳尚霖合作,安排5組藝術家或團隊進駐駁二進行駐地創作,深入當地觀察、研究、訪問,最後結合大型聯展方式呈現高雄、台灣、亞洲等不同視野下的河流現狀。多次參展日本大型大地藝術祭的日本藝術家木村崇人,以日光顯影技術呈現高屏溪流域山、城、海等區域不同的人文及自然風貌,邀請本市鳳翔國小、蚵寮國小、新上國小、廣興國小、寶來國小及港埔國小學生共同創作,藉由高雄熱情的陽光,在白色棉布上刻畫極具濃厚人文情感與豐富自然生態的作品<A day becomes to cloud>。

    策展人吳尚霖表示,「河流–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以「河流的故事」、「水的隱喻」、「環境與城市」、「遷移、從地方到地方」等四大主題,從台灣出發關注亞洲各區域社會與城市因應氣候變遷與城市發展之生存方式,邀請來自台灣、日本、韓國、泰國、德國及法國等國家的藝術家與團隊,以駐地創作分享、展演、講座等方式關注河流在亞洲各區域之現狀。「水」,是地球上生命賴以存活的重要元素,它無所不在地以各種形態與樣貌呈現於我們生活周遭。「河流」與城市文明的起源息息相關,見證了人類生活從遊牧的狀態轉變成農業,工業革命後後更仰賴河流及海洋運送「工廠」所生產出的產品,並將工業廢水傾倒於河川與大海中。

    台灣藝術家黃文琳的<2015水漫計畫-潮濕的記憶>反映著居住在台灣,每年遭遇無數颱風侵襲的共同經驗,於是她複製出童年家中一個淹水的颱風天景象,觀眾必須穿著白色雨鞋走進作品,聆聽藝術家藉由訪談所獲得之文本,說明人與自然、人與自己的關係。她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古人類作息便與河川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淹水反映著人類因現代化帶給環境的諸多破壞,所產生的反撲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反省。

    本展將於2015年7月1日至 8月30日假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 B3、B4展出,明年將巡迴至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駐地研究、創作、展出,期待透過這個計畫,喚起社會更多對我們所生存環境的關注與愛護。

    【展覽資訊】
    展期: 2015年7月1日至 8月30日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 B3、B4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四 10:00–18:00、週五至週日10:00–20:00
    策展人:吳尚霖(台灣)
    協同策展人:尹翊(韓國)

    參展藝術家:
    台灣 張雅萍、 陳建榮、 陳依純、 陳伯義、 朱柏瑾、 許家維、 黃博志、黃文琳、黨若洪、吳政璋
    韓國 鄭光熙、晉始瑩、金佳宜、 朴貞勇、金美善、徐永奇、李受徑、尹洙竫、鄭真敬
    泰國  Jiandyin (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In associate with:Cake Fullmoon and No T-king (Sarinya Jittichai and Saran Triking)
    日本 木村崇人、丹羽良德、吉原悠博
    法國  Gwenola Wagon
    德國  Sylvia Winkler及Stephan Koeperl

    河流計畫 Rivers Project : 2015 - 2016『 河流 - 轉換中的生存之道,亞洲當代藝術連線 』,由阿斯匹靈計畫工作室、駁二藝術特區及光州市立美術館合作主辦,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專案指導贊助。

    入場方式: 單人當日進場149元,12歲以下或150公分以下免票參觀,詳情請洽C5、C7、B8售票點或駁二官網。

駁二河流

推薦展覽

view all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藝術特區

【人生紀念品 】Memoirs of Life

日期:2023-06-16 ~ 2023-11-12|台灣,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