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土思藝術

【身‧區 被擱置在外的】施彥君創作展

  • 展期

    日期:2010-08-06 ~ 2010-08-29

  • 地點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00巷41號

  • 參展藝術家

    施彥君

  • 在裝置的創作形式當中,關於作品所產生的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既有的作品、一個是給定的場所。作品與場所間必定產生某種可以感受的語言進行狀態,這將被精準的放進作品的完整性當中討論。

    施彥君明顯地使用低感官的表現形式,討論關於身體的與精神自我間的絮語,透過反覆的呼吸狀態、心跳狀態、細膩而反覆的毛邊紙刮痕以及建立在意識下的反覆動作積累,形成一系列的作品,這些作品反射了一種身體感覺局部的規律性反應與意識下的動作,這些局部表達了整體,而整個整體也傳達了訊息的局部。在透過作品與場域間對話的進行狀態,觀者將直覺性的與作品、與自我談心。

    當作品與場所需要產生連結時,便有兩個提問不斷盤旋在我腦子裡,—是如何在既定的場所中創作出與它契合的作品?如何讓既有的作品與場所產生關係?

    如何在給定的場所中創作出與它契合的作品?

    給定的場所對我而言是指建築物的構造、歷史脈絡、場所用途、場所原有物件…這些人為給予的綜合意義。而這些意義的總合也造就出特殊的「場所性格」,因此將「場所性格」與「生活當下」便是我切入作品的焦點,另外時間在建築物中所造就的痕跡,也會是考量因素之ㄧ。整體來說我偏好由上述條件來思考作品與場所之間的可能,而將建築物的實體構造列為次要思考。
    所謂與場所「契合」的作品實質是帶有一點主觀成分在內,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說明作品與場所的對應關係是較具協調性而非強行的介入、占據,也可以說非強制性的改造場所來迎合作品的屬性。

    如何讓既有的作品與場所產生關係?

    單純在工作室裡所做的作品其實是無關於場所的。惟有當作品需要被展呈時,場所才會列入考量。讓既有作品與場所產生連結,我認為可以是找尋一個適合作品的場所來展呈作品或者賦予場所新的意義,但儘可能的不讓作品成為一種群擺的方式。以個展「交互∞共感」來說是既有作品與新作品的共同呈現,最初的想法是試圖將童話故事納入部分作品當中,並暗自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視為小型狄斯奈樂園場域的特殊性及絕對性關係到作品呈現,每回作品的重新安置都會將場所重新介紹給觀者,就如同《場所精神》中所提及︰空間的被重新介紹,不僅僅是數學的概念,而是存在的向度。

土思藝術施彥君

推薦展覽

view all

土思藝術

【不在場足跡-2022吳政翰個展】

日期:2022-11-14 ~ 2022-12-30|台灣,台北市

土思藝術

【春季常設展】土思藝術群新作展

日期:2016-02-27 ~ 2016-04-03|台灣,台北市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狂草】施彥君個展

日期:2016-01-11 ~ 2016-04-23|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