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區秀詒創作期中考掘對談】離體、附身、共構的羅摩衍那與其變身們

  • 展期

    日期:2016-03-19 ~ 2016-03-19

  • 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保安街49巷11號(捷運大橋頭站)

  • 參展藝術家

    區秀詒、王墨林、Joel Suganth

  • 時間:3月19日下午3點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保安街49巷11號(捷運大橋頭站)
    對談者:區秀詒、王墨林、Joel Suganth
    活動以中英雙語進行

    「這裡和那裡,群眾迷失了。同時一段長而響亮的呢喃升起。滿月淹沒了天空,而海洋的波浪如閃電一般。」
    - 節錄於羅摩衍那

    這場對談源自區秀詒和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合作的項目。目前藝術家正展開新的錄像作品If the party goes on(暫名)之前置研究調查階段,試圖從一個現實上或許不可能的時間重來或扭轉,猶如班雅明筆下背對未來的歷史新天使的某種轉換,從逆反中想像未竟的未來;藉由再製歷史的方法,打開一般大眾對於所知歷史、時間、電影、影像等認知框架,以一種近乎考掘的方式,將各式檔案重新拆解、翻轉與爆破。研究期間,藝術家涉獵到的一組參照文本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於是本次對談特別邀請劇場導演王墨林、印度藝術家Joel Suganth,以開放的形式一起進行延展性的考掘,而對談本身將從以下的關鍵字出發,並和觀眾一同開展出作品未來可能的天際線:

    電視機裡的皮影戲、寶萊塢、馬來電影、林黛、葛蘭、瑪利亞。斷片。異化、他者化。自我異化/自我他者化。名字與靈魂,附身、寄居、離體。流動的、共構的、游離的、自身顯現的「邊界」?多重。多重交匯、多重檢視、置換、想像的歷史。不斷變形、懸置的羅摩衍那【註】、Hikayat Seri Rama、Lakshmana / Lakshman、Raksasa、Sejarah Melayu(馬來紀年)、梵文、 阿拉伯文、爪夷文、羅馬文字。變形的切片。「隱秘在世界邊緣」的,海上的、叢林的相會。曖昧不明的邊緣。Remains。

    註:在「馬來西亞」懸置的、近乎「缺席」、消失的羅摩衍那,跟狼牙修、室利佛逝一樣,變異成巫師念咒一般,曖昧不明的名字。

    講者介紹:
    區秀詒長大於馬來西亞,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系,舊金山藝術學院電影研究所。作品曾在泰國、台灣、香港、韓國、美國、德國等地發表。目前創作主要以錄像、觀念、裝置等混合型式,探討和擴延影像與影像製造及政治、權力的關係,近期注重關於如何把歷史從冷戰結構釋放出來,重新想像尤其是馬來西亞與東南亞的歷史問題意識。

    王墨林,台灣小劇場運動先行者、資深劇場暨文化評論家。1991年創立跨文化/跨領域非主流藝術團體「身體氣象館」,並以「身體論」貫串其後策展、導演、論述等工作,曾發動的重要劇場行動、藝術祭包括:行動劇場《驅逐蘭嶼的惡靈》(1988)、「身體與歷史:表演藝術祭」(1992),擴展身心障礙者在劇場的表演人權及美學的「第六種官能國際表演藝術祭」(2001)、「顏色狂想藝術祭」(2002)等,並以駐節藝術家、工作坊導師等身分赴布魯塞爾、倫敦、香港等地的藝術節訪問,2005-2008年擔任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編導的戲劇作品,包括由台灣原住民擔綱、於台北-北京兩地推出的希臘悲劇《Tsou伊底帕斯》(1997-1998);在東京、香港、北京、上海、澳門演出的「黑洞」系列(2000-2011);台北國家戲劇院監製的《軍史館殺人事件》、《雙姝怨》與《荒原》;與韓國演員合作的《再見!母親》(2010 / 2011)等;澳門藝術節製作《長夜漫漫路迢迢》(2013 / 2015台灣國際藝術節);牯嶺街小劇場年度公演節目-台韓合製《安蒂岡妮》(2013)等。著有《台灣身體論》等書 。

    Joel Suganth 為來自印度清奈的攝影師、視覺藝術教育者。他曾廣遊印度進行印度視覺文化的研究,其攝影作品曾在紐約、倫敦、印度數個城市中展出,目前居住在台北。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區秀詒王墨林Joel Suganth

推薦展覽

view all

就在藝術空間

【「行星旅人,與其破碎的歌」區秀詒個展】

日期:2022-08-06 ~ 2022-09-24|台灣,台北市

TCAC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日期:2016-07-16 ~ 2016-07-31|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