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回歸傳統? 】當代藝術創作中傳承、轉換傳統養分的可能性

  • 展期

    日期:2016-11-17 ~ 2016-11-17

  •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館(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參展藝術家

    曾梵志

  • 展覽“曾梵志:散步”(2016年9月19日—11月19日)期間,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與財團法人勇健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6年11月17日下午14:00—16:00在國立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講座“回歸傳統?——當代藝術創作中傳承、轉換傳統養分的可能性”,邀請藝術家陳傳興、曾梵志、评论家张礼豪,以及本展覽的策展人、UCCA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共同圍繞曾梵志近期創作的一系列紙上作品,探討中國傳統書畫的傳承方式及其對當代藝術的借鑒和參考價值等相關議題。本講座由鍾子涵女士協辦。
    曾梵志是中國當代藝術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一代藝術家之一。早在1990年代,憑藉先鋒性的藝術理念及對時代脈搏的敏銳感知,他不僅創作出與中國社會現實密切相關的、令觀眾與評論家震驚的畫作,亦在國際藝壇上獲得了巨大的聲譽。其作品曾在包括盧浮宮、大都會博物館在內的頂級藝術機構展出。近期,曾梵志致力於創作具有中國傳統繪畫神韻的紙上作品;對於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這些作品無疑可視為重要的範本與研究物件。
    儘管以對西方經典作品的借鑒、戲仿與致敬而聞名,曾梵志的創作實際上一直受到中國傳統美學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對傳統的回歸又與中國當下的社會、文化導向密不可分,呼應著“創造性地闡釋過去”這一理念。本講座在承載著中華文化發展歷程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嘉賓們從中國藝術傳統與國際當代藝術的雙重視角考量曾梵志的創作脈絡,試圖在歷史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雙重二元話語框架之外重述“傳統的回歸”這一經久不衰的學術母題。
    關於曾梵志的“紙上作品”
    從 2008年至今,曾梵志致力於紙上作品的創作。這些作品的圖像介於風景與抽象之間,具有3個方面的來源: 其一,曾梵志在世界各地搜尋了許多紋理獨一無二的手工紙,並與新加坡泰勒版畫研究院(STPI)——位於新加坡的版畫與造紙工作室——的專家共同鑽研此類媒材的製作工藝,並從紙的內部紋理或紋路聯想和挖掘出潛在的圖像,順應媒介本身的物質性;其次,這些繪畫源于藝術家對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持續性收藏與研究,兼收並蓄了不同時期古代繪畫中的氣韻、意境與虛實;最後,繪畫的圖像也是對真實存在的自然風景、和紙張的綜合和改造,反映了藝術家的內在精神背景。由此,曾梵志提出一種觀看世界的角度,並促成內在世界與既有物象之間的和解,施行“物象”與“心象”的內外融合之道。
    關於藝術家
    曾梵志1964年生於武漢,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生活、工作於北京。曾梵志舉辦的個展包括:“曾梵志:理想主義”(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2007);“曾梵志”(聖艾蒂安現代藝術博物館,聖艾蒂安,法國,2007);“曾梵志”(法蘭西斯科•高迪基金會,巴賽隆納,2009);“2010:曾梵志”(外灘美術館,上海,2010)。2013年至2014年,法國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以曾梵志的作品為主題舉行了大型階段性回顧展。2014年,由法國盧浮宮特別委託創作的作品《從1830至今No. 4》與歐仁•德拉克羅瓦的名作《自由引導人民》並列展出。曾梵志的作品入選群展“第53 屆威尼斯雙年展:創造世界”(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威尼斯,2009);“世界屬於你”(格拉西宮,威尼斯,義大利,2011—2012);“水墨:借古說今中國當代藝術”(大都會博物館,紐約,2013—2014);“油畫、紙上作品及雕塑”(高古軒畫廊,紐約,2015)。
    關於嘉賓
    陳傳興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行人文化實驗室創辦人,臺灣清華大學副教授,2012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勳位(軍官勳章)陳傳興師承法國電影理論大師克利斯蒂安•梅玄 (Christian Metz),長期耕耘哲學、精神分析與影像論述等領域,同時是作家、攝影家、藝術評論學者與電影創作者,也是一位勇於面對公民運動做出反應的思想家。拍攝紀錄片包括有《移民》、《阿坤》、《鄭在東》、《姚一葦口述史》,除了擔任文學電影紀錄片《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總監製,並親自執導《如霧起時─鄭愁予》、《化城再來人─周夢蝶》。發表影像方面論文,其特出觀點及論述,每每引起學者熱烈迴響。作品曾于2009年廣州美術館「第三屆廣州國際攝影雙年展」舉辦攝影群展、1975年於臺北舉辦攝影個展《蘆洲浮生圖》。
    重要著作包括有《憂鬱文件》、《銀鹽熱》、《木與夜孰長》、《道德不能罷免》,以及主持翻譯《精神分析辭彙》,與阮義忠之《攝影美學七問》其中「五問」回答,《邁向21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之〈見證與檔案:試論美麗島事件之影像記錄〉,《楊肇嘉留真集》之〈臺灣熱〉,《方法:文學的路》之〈關於百科全書與辭典之幾點聯想〉等。

    張禮豪
    臺灣藝術評論家,2000年5月至2009年6月先後擔任《典藏今雜誌》採訪編輯、《典藏古美術》主編、《典藏投資》主編;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擔任《Artitude藝外》雜誌副總編輯;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擔任《Art Plus》雜誌副總編輯。

    主持
    田霏宇 (Philip Tinari)
    自2011年起任UCCA館長,負責藝術展覽和公共專案等事務,致力於向UCCA每年逾70萬的觀眾呈現中國及國際當代藝術的最新成果。2009至2011年期間,田霏宇任關注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的中英雙語雙月刊《藝術界LEAP》雜誌主編,撰寫了大量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文章,被廣泛刊登於《藝術論壇ARTFORUM》(曾任特約編輯)、《帕科特PARKETT》、《紐約時報》和《讀書》等刊物,編譯多部藝術論著及畫冊,並曾任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的客座教授;策劃了“王興偉”、“顧德新:重要的不是肉”、“季雲飛:水利工程”和“闞萱:大穀子堆”等關注中國藝術家的重要展覽。田霏宇是哈佛大學的東亞研究碩士、杜克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傅爾布萊特學者。

    相關展覽
    UCCA於2016年9月19日至 11月19日在大展廳和甬道呈現個展“曾梵志:散步”。本展覽是曾梵志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涵蓋最廣泛的展覽,亦為其在北京舉辦的首個機構個展,力圖全面梳理藝術家近三十年的創作歷程,囊括以繪畫及雕塑為形式的近六十件作品;其中,許多作品從世界範圍內的收藏機構借展而來。大展廳中呈現曾梵志所有主要系列的作品,勾勒出其藝術探索的完整軌跡,並與從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到盧西安•佛洛德繪畫的經典藝術作品形成呼應。此外,曾梵志新近創作的紙上作品在一個獨立的展區中呈現;這些作品首次在中國展出, 標誌著曾梵志向中國美學傳統的回歸。
    “曾梵志:散步”由UCCA館長田霏宇策劃,由助理策展人郭希協助呈現,展覽的空間設計由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提供。“曾梵志:散步”由展覽贊助聯盟——三立控股、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辰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雲鋒基金、超盈文化有限公司、王中軍及趙旭——提供支援。特別支持來自Pinault Collection。開幕晚宴由高古軒畫廊提供慷慨贊助。特別鳴謝迪奧及香格納畫廊的額外支持。燈光技術支援來自紅日照明與瑞國際照明設計有限公司。特別鳴謝新加坡泰勒版畫研究院(STPI)提供部分紙上作品的製作支援。本次展覽開幕的活動夥伴為梅賽德斯-賓士、北京諾金酒店、Massimo Ferragamo先生的Castiglion Del Bosco酒莊、天星君創。本次展覽的周邊限定產品由3125C、速寫CROQUIS、哲品ZENS、echo回聲、cam-in、ART TIMES藝時等聯合設計。本次展覽的獨家合作出行平臺為滴滴專車。
    展覽同名出版物《曾梵志:散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其中,田霏宇、凱倫•史密斯的文章,以及藝術家與古根海姆美術館亞洲藝術部三星資深策展人孟璐的對談全面地梳理了藝術家的創作生涯。同時,UCCA邀請知名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談論其展廳空間的設計理念,使通過這本畫冊徜徉于展廳的讀者遊刃有餘地品味眼前的每一處“景致”。《曾梵志:散步》由UCCA與湖岸出版合作推出,于尤倫斯藝術商店(UCCASTORE)有售。
    联合主办方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是一家位於北京798藝術區核心地帶的國際化藝術機構,每年為觀眾呈現豐富的展覽和教育項目,推介國內外的藝術家,從而促進公眾對當代藝術與文化的關注與理解。UCCA於2007年開館,作為非營利、非收藏、民營性質的美術館,得到以創始人蓋伊•尤倫斯和米莉恩•尤倫斯夫婦為首的各界人士的慷慨支援,包括眾多贊助人、合作機構、會員與觀眾。UCCA始終以推動當代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為己任,致力於向公眾展現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面貌。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曾梵志

推薦展覽

view all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好博 The Well Fair】

日期:2016-01-24 ~ 2016-04-17|國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