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傑 - 雕塑展
展期:2017/01/14-03/05
開幕:2017/01/14 下午14:0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服務電話:(02)2595 9650
官方網站:http://www.kingcarart.org.tw/index.php?opt=exhibit&hall=2&id=207
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仲傑,幼稚園時期便進入畫室學習,從小對繪畫有著相當熱忱的他,對於任何喜愛的事物都有將它臨摹下來的渴望。當時的學習環境有別於一般升學取向的畫室,少去了制式化的術科教學,一切都是以學生自己的意願為主,畫室老師本身是個創作者、也是個基督教徒,仲傑也從老師那感受到他對藝術的純粹熱誠。
此後的他開始以寫實技巧為當時的目標,不斷地在素描與水彩之間周旋,「色彩與色彩之間自然的縫合的種種經驗,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吸引著我。」黃仲傑這麼說著,於是在幾年的磨練之間,他逐件練就了在繪畫上的扎實底子,促使他更早地跳脫追求技巧的框架,進而從中思考創作的問題、以及藝術對他的意義。
藝術史的啟蒙
就讀師大附中美術班時,也邁入了黃仲傑的啟蒙期,「能K能玩」為學校的標語,一方面在課業上雖然有高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積極鼓勵學生加入社團,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高三時的美術史課程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老師淺略的介紹各個時期的藝術家時,黃仲傑也從這些歷史名作裡面得到一些啟發,這樣的環境也使他的眼界打了開來,誘發他閱讀許多書籍,在慌亂的價值觀拼組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價值與藝術的定義,最終使他確定了之後學習雕塑的道路。
席勒的雕塑線條與其迷人的身體結構
在美感上,埃貢·席勒(Egon Schiele)是影響黃仲傑最深的藝術家,從他畫中對肌肉的線條勾勒,同時又精準的掌握了各大人體特徵的結構關係,還有其所安排的色彩,同時兼具圖案式的象徵性,以及區分骨骼與肉塊之間層次的功能性,著實地令他著迷。而在整個一年級中,他就在這樣人體結構的訓練與席勒繪畫的相互薰陶下度過。接著到了二年級時,黃仲傑以初學的木雕創作來投件,當大多數同學仍在處理人物或動物的形象時,他轉而去追求關於空間的題材。
城市漫步 靈感始於隨處可以見的建築
這算是他第一次以創作的方式來呈現,從小自己對於「建築」、「空間」的感受,在過去充斥著考試的升學時期,生活的步調緊湊煩悶,唯一能讓他心情安定下來的方式就是散步,利用下課之餘游走在巷弄間的小路中,觀看著台灣特有組合屋式的結構層次,又或者是觀察著各家的房屋裝潢、想像著他們的生活樣貌等等。然而,「在這樣雜亂無章、毫無美感訴求的生活型態中,我卻是看得相當出神。」,黃仲傑更表示,從街道巷弄裡的觀看當中,反而激發他找尋出這些建築中的結構與層次,希望能將他轉換成一種語彙,放入到自己的雕塑當中。
雕塑擁有能把握的實體魅力
「雕塑對我而言,其魅力來自於那強烈的存在感。」黃仲傑認為,雕塑擁有那可觸摸,可實在地再現、把握的性質,但與繪畫相較之下,似乎又缺少了點敘事性及自由度。後期的創作中,他融合了對人體結構的感知、以及結合建築空間元素的概念為內容,這種透過將身體部位的概念化、符號化,然後再放於一個結構之中,或是將一結構造型置於人體之中的形式,成為他日後主要的創作基礎。
過去在關於人體的創作上,黃仲傑傾向於凸顯結構性的造型和線條,試圖在人體上呈現像似建築體般垂直聳立、幾何化的沉靜意象,這樣的表現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似乎是來自於他內心中對於結構與秩序的渴求。因此在造型上,他對於曲線、及任何具有韻律的線條都會相對地被排除,最終使得整體呈現出冰冷、無生氣的調性。
自己意識到身體作為載體的軀殼意象,就像是建築體一般客觀的場域,提供著思緒與情感運作的冰冷空間,「或許就像廢墟一樣,只能透過柱子、牆面、地板等使用的痕跡,去感受其過往人的存在。」對於這樣身體上、肉體上的想像,黃仲傑也不斷地思索著,如何透過造型上的安排,來喚起那樣的感知狀態。
金車文教基金會:【黃仲傑 - 雕塑展】遙望的軀體
HOT EXHIBITIONS
-
1.
藝聚空間:【藝術家沙發48x黃文志:《共生》《日常》】
-
2.
台灣文博會:【華山文化概念館】從身體創造 Body Knowledge
-
3.
博藝畫廊:【蛋白藝術-清淡雅趣的青年品質】
-
4.
尊彩藝術中心:【多麼乾淨的一幅畫】CANDY BIRD個展
-
5.
采泥藝術:【複弦 ‧ 和鳴—留洋女性藝術家特展】耘非凡美術館
-
6.
有璽藝術空間:【都是時序!都是光影!】卓有瑞作品展
-
7.
國立台灣美術館:【回望】臺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 1970s-1990s
-
8.
大象藝術空間館:【ART CENTRAL 2018 他方-黃贊倫個展】BOOTH :C07
-
9.
多納藝術:【多納藝術開幕首展「似 錦 Gorgeous」】繁花似錦十年收藏 呈現出如劇場般的迷人光景
-
10.
前景娛樂:【《小玩意》】鹿特丹影展正式競賽片 金馬奇幻影展|4.27 打開黑洞
-
路由藝術 NUNU FINE ART
【“洋ʼ 灘ʼ 日ʼ 與 雕塑” 桑久保徹個展】Seaʼ Sandʼ Sunʼ and Sculptures Toru Kuwakubo Solo Exhibition
日期:2018-03-24 ~ 2018-05-19
藝文空間
|台灣,台北市
-
月臨畫廊
【返復】蔡志賢雕塑個展
日期:2018-03-10 ~ 2018-04-08
藝文空間
|台灣,台中市
-
財團法人永壽文教基金會
【戲曲•雕塑與當代社會―李志奇×林辰勳】
日期:2018-03-10 ~ 2018-03-10
藝文空間
|台灣,台北市
-
北投久號
【敬那安逸的年代讓我睡去─林辰勳雕塑展】
日期:2018-01-21 ~ 2018-03-11
藝文空間
|台灣,台北市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駁二FORMOSA雕塑雙年展,「M空間」打開異次元想像!】
日期:2018-01-16 ~ 2018-02-28
藝文空間
|台灣,高雄市
-
采泥藝術
【「M空間」2017 FORMOSA 雕塑雙年展】劉柏村
日期:2017-12-29 ~ 2018-02-28
藝文空間
|台灣,高雄市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M空間】2017 FORMOSA 雕塑雙年展
日期:2017-12-29 ~ 2018-02-28
藝文空間
|台灣,高雄市
-
藝聚空間
【湯達暐 - 動態液體雕塑 Dynamic Fluid Sculptures】
日期:2017-11-06 ~ 2018-01-31
藝文空間
|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