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圖輯報導

看到藝術:【黃花遮|AMARANTHA】顏貽成個展

2018-03-26

  • 1/50

SHARE

  • 「越彈越畫,越畫越彈」-藝術家顏貽成的繪花天地

    睽違一年,台灣1950年代資深藝術家顏貽成於看到藝術舉行「黃花遮」個展。展期為2018-03-21 ~ 2018-04-25。開幕座談會當天邀請到策展人夏可君教授主持,與談人也邀請到台藝大校長陳志誠先生、陳貺怡教授、廖仁義教授、顏貽成教授。開幕當天親臨現場的學生們、以及喜愛顏老師作品的粉絲們讓整個畫廊空間成為周末下午美好的溫馨場域。

    對於這次個展展名為「黃花遮」,策展人夏可君教授與我們聊到,「黃花遮的『遮』具有遮蓋、掩引之意。在眼睛可見與不可見之間,顏老師在畫面中採用一些抽象性線條延展出書寫性、塗寫性以及運用色彩之間相互堆疊、累積。對於花草的視覺效果上屬於意象之意、暗示性隱喻的呈現。而在顏老師的作品中我看到了文人思想含蓄的一面,描繪自然本身的多彩多姿、自然搖曳之魅力,藝術家作品之所以偉大在於作品之間具有一種特殊的曖昧感、好像帶有明確的指引但又讓觀者具有想像的空間,顏老師的作品與藝術家本身、自然、可以說是相互融為一體。」

    藝術家顏貽成自2016年末「古人文」個展後至2018年「黃花遮」之間的創作延續先前對於花草題材的體現,此次展覽每件作品名稱都由藝術家親自撰取。如:《桃花、黃花、青花令》此名,把藝術家自身對於文人、庭園、花草生活內化融入作品其中。雖作品與作品名稱相互獨立、卻也相互對話。看似抽象卻帶有細微花草隱約意象的作品,當中的靈感源自於對創作的初心、生活的觀察、文人雅趣的體驗,構成介於抽象繪畫與具象繪畫之間,相互密不可分的繪畫狀態。

    面對東方與西方藝術之間的轉變,大量的裝置、錄像、複合媒材作品的介入,藝術家如何重新找尋繪畫創作的本質,是藝術家顏貽成一直在思考的。顏貽成與我們分享說到:「有人分析我作品跟書法、古典樂、古琴有關,可是我從不認為這些對我的作品來說有直接的影響,我還是回歸針對我作品的畫面來思考,反思生活與我創作之間的關聯,其他的部分可以說是間接的影響。」

    抽象與具象之間的界定界線已不重要,當代與不當代的作品表達也超脫於顏貽成的繪畫思考中。面對創作多年的心路歷程裡,已經回歸到自己面對物體的描繪-「去形象化」,顏貽成的作品不是只單純在描繪花草意象,而是對花草搖曳狀態之韻味解讀。

    「我自己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學習西畫,也是西畫專業出生,至現今連在學校教學也是教西方現當代美術史與西畫,但我發現當我自己越了解西方的當代,我越知道那越不適合我的創作狀態,反而東方的一些文人底蘊思想是比較讓我感感觸較深的體會。」

    如果說純粹的抽象乃自於心理狀態的反射,半抽象的狀態可以讓花草的題材介入到畫面中,不單純只是對花草對象物的寫生而已。與自然有關的形式也不完全是純抽象,而是在這個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裡,可以有自由意識下筆完成形式與形象,來表達屬於自己內心的繪畫花園。

看到藝術黃花遮顏貽成AMARANTHA
藝文影音
more
熱門圖輯

熱門圖輯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