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ed By

國璽藝術中心 GSA Gallery
台灣,台中市
-
法國羅浮宮金字塔在2019年4月1日歡慶落成三十周年。1980年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獨排眾議,力邀在建築界早已名滿天下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為老舊的羅浮宮操刀,希望能將羅浮宮改造成全球博物館的最佳典範。所謂的大羅浮計畫在貝聿銘的構思之下勾勒出一座玻璃金字塔的興建藍圖。
大羅浮計畫公布之初,各種責難與諷刺的輿論如海嘯般襲來。反對者大多認為這座玻璃的金字塔褻瀆了羅浮宮在博物館界的崇高地位。羅浮宮金字塔在1989年落成之後經過整整十年的時間才慢慢被法國人接受。當初大力反對興建計畫的巴黎市民怎麼也料想不到三十年後這座玻璃金字塔竟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旅遊網路打卡數的佼佼者,昔日的巴黎恥辱早已變身為建築之光。
我們的世界是以相對性的概念存在,相對性是一種對比而不是對立。羅浮宮呈現出古典藝術的唯美風格與玻璃金字塔的現代風格形成一種視覺上的對比。岩石與金屬玻璃也是一種材質上的對比關係。現代的人際關係往往因為觀念上的不同而產生對立。畫面中前方的機器人以相擁的姿勢站立著,機器人是以接受指令來進行擁抱的動作,雖然只是個簡單的動作,但其中是蘊含著一種看不見的溫度。
人與人之間若是能以擁抱代替對立釋出善意,我們的世界自然也就更加具有和平相處的契機。
@巴黎.羅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