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撰文者:李明瑾
凱綏‧柯勒惠支(Käthe Kollwitz)是一位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家,更是一位積極的社會主義者。她將其理念忠實地呈現在作品中,因此也有人稱她「社會主義的推手」。
柯勒惠支早期的作品多以宣傳反戰為主;使用較尖銳的形式,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生活,所以也有人說她是「犧牲者沉默的聲音」。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柯勒惠支面對大兒子從軍出征,死亡、戰爭、母愛及孩子開始成為她思索的主題,並把這些想法落實在她的作品中。
像在柯勒惠支晚期的畫作《母親》(Die Mütter)裡,一群母親緊密的擁抱在一起就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似乎在訴說著戰爭雖然殘酷,但不要忘了只要大家緊緊相依,或許就會有力量保護我們重要的東西,在絕望之中依然存在著希望。
Käthe Kollwitz, (b)1867.7.8〜(d)1945.4.22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Käthe Kollwitz)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Self-Portrait with Hand on the Forehead)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Die Mütter)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Riot)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Brot!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