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4|撰文者:邱家琳
人們對未來充滿無限想像,可以日行千里,瞬間抵達目的地,或隨心所欲地漂浮,俯瞰美麗的風景。韓國藝術家文敬媛(Moon Kyungwon)和全浚皓(Jeon Joonho)創作錄像裝置,敘述科技在未來高度發展,人們能超越時間與距離的限制,前往世界各地。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韓國館邀請藝術家文敬媛與全浚皓參展。他們以《折疊空間與飛翔的方法》(Chukjibeop and Bihaengsul)為題,創作一部科幻電影,刻劃女主角正在某個密閉空間操作新科技,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反映人們渴望解放心靈、超越身體機能的極限。
「折疊空間」(Chukjibeop)與「飛翔」(Bihaengsul)兩種新科技都是源自道教的概念,前者能縮短實際距離,讓人能夠瞬間完成遠距離移動,後者則是讓身體飄浮與飛行。韓國過去深受中國道教文化影響,認為這兩個概念能透過冥想與修練實踐,進一步解放身心。
「藝術是我們想像、思考、挑戰未知事物,以及探索人類複雜慾望的關鍵。」文敬媛表示,這部電影是預測人類遭遇末日後,如何發展新科技來改善生活。影像一開始敘述地球經歷末日後,陸地都被淹沒在水下,有人在黑暗中提著油燈行進,而女主角待在某個純白的實驗室內,體驗各種新科技。
用特製的跑步機 前進數千里
女主角將螢幕投影在空氣中,直接用雙手觸碰虛擬螢幕,在眼前搜尋資訊、整理數據。接著,她使用一台特製的跑步機,這個跑步機是圓環狀,裡頭映照一條柏油路與樹林,當她開始跑步,不到幾分鐘時間,機器內的風景不斷流逝,她就前進數千里。
未來科技除了能壓縮距離,也可以超越人體的限制。女主角來到一個充滿紫色光束的房間,鏡中的她開始飄浮在半空中,任意移動,甚至產生頭與身體分離的錯覺。另外,她也觸碰一個懸浮的藍色球體,手與臉部逐漸陷進裡面的液體,獲取某種神秘的力量。
雖然女主角的身體不再受到環境限制,但心靈似乎沒有獲得解放。從頭到尾,她穿戴白色衣褲,留著一頭白色短髮,外型像個機器人般,重複使用「折疊空間」與「飛翔」兩種新科技,臉上卻沒有明顯的情緒變化,絲毫不感到驚喜或放鬆。
REFERENCE
【a-n】The Ways of Folding Space and Flying by Moon Kyungwon and Jeon Joonho
【E-flux】Korean Pavilion at the Venice Biennale
【Designboom】korean pavilion at venice art biennale 2015 by moon kyungwon & jeon joonho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2024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公佈!以「Foreigners Everywhere」為題,聚焦於種族、性別和國籍的多樣性
2023-06-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