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撰文者:邱家琳
全球暖化加劇,冰川大量融化,位在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吐瓦魯地勢低窪,未來五十年間可能慘遭海水淹沒。台灣藝術家黃瑞芳在威尼斯雙年展設計一座游泳池,中間有兩條交叉的步道,但水會逐漸溢出,弄濕人們的鞋子與褲管,反映吐瓦魯面臨海平面持續上升,生存空間被剝奪的處境。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吐瓦魯館邀請藝術家黃瑞芳參展。他以《越過潮汐》(Crossing the Tide)為題,將展館佈置成「上雲下海」的空間,在地面鋪上藍綠色塑膠布,隨後引入自來水,同時利用噴霧機,營造水氣氤氳的氛圍,彷彿世界只剩下海洋與天空。
「吐瓦魯是最小的國家館,但我們試圖處理最大的全球性危機。」黃瑞芳表示,他相信多數人從未聽說過吐瓦魯,也不曉得這個國家是氣候變遷的犧牲者。他希望透過藝術創作幫助吐瓦魯獲得更多國際關注。
黃瑞芳開始為吐瓦魯發聲,與他2009年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有關,他被吐瓦魯代表傅萊(Ian Fry)的演講所感動。傅萊曾說,吐瓦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卻被剝奪生存空間,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越過潮汐》強調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在黃瑞芳的創作中,大海與天空交界處瀰漫霧氣,當窗外的陽光輕柔灑入,這些霧氣彷彿變成七彩的極光。黃瑞芳表示,霧氣是暗喻現代文明,看起來很美,卻只是一種錯覺,很快就消失了。
《越過潮汐》創作靈感則來自莊子的寓言故事〈逍遙遊〉。〈逍遙遊〉內容描述一隻體型龐大的魚躍出海面後,不只濺起巨浪,還變成一隻鳥,開始翱翔天際,而這隻鳥會飛行到大海與天空交融、陸地消失為止。
藝術家透過「魚鳥同體」的比喻,表達人們應跳脫日常觀點,將視野拉到更高的地方,不只關注日常生活,也要重視環境議題,強調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吐瓦魯館相當重視環保概念,創作的材料都可以回收利用,在展覽結束後,游泳池內的步道將捐贈給威尼斯,改作為當地的人行道。策展期間,黃瑞芳也拒絕使用紙張,都以網路傳遞文件與訊息,這些節省下來的資金,會用來種植紅樹林,防止吐瓦魯的海岸線持續被侵蝕與後退。
REFERENCE
【BBC】Getting wet feet for Tuvalu
【Biennial Foundation】With a national population of 12,000, Tuvalu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2015 Venice Biennale as the smallest national pavilion
【Radio New Zealand】One million people expected at Tuvalu's Venice Biennale pavilion
【Island Culture Archival Support】Tuvalu Exhibit at the 56th Venice Biennal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絕對與構成-黃騰輝繪畫美學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2024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公佈!以「Foreigners Everywhere」為題,聚焦於種族、性別和國籍的多樣性
2023-06-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