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撰文者:邱家琳
台灣錄像藝術發展蓬勃,是當代視覺藝術中重要的一環,但少有學者整理相關史料,讓發展源頭與過程眾說紛紜。今年,關渡美術館以「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為題,展示17位藝術家、57件作品,呈現1983至1999年期間的創作脈絡。
「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不只回顧錄像藝術的重要發展,也將台灣錄像藝術分類,區別為錄像裝置、錄像雕塑、單頻道錄像與行為表演錄像等四種形式,試圖建構台灣錄像藝術的歷史觀點。
1983年10月是台灣錄像藝術的起點,郭挹芬在日本筑波大學入學考試術科發表三件錄像裝置《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策展人孫松榮指出,台灣第一批用錄像創作的藝術家,像郭挹芬與盧明德,錄像對他們而言曾經是全新的媒材,但現在可能只是他們創作生涯的其中一環,他們也不會說自己是錄像藝術家。
這檔展覽也可以看到目前重要的錄像藝術家三十年前的創作脈絡,第二批用錄像創作的藝術家王俊傑與袁廣鳴等人,他們從大學到現在關注錄像藝術,已經持續了三十年。1990年代的臺灣錄像藝術家,創作形式與題材越來越多元,也開始用投影機播放錄像作品,取代過去的電視機。
關渡美術館不只勾勒台灣錄像藝術發展史,也將錄像擺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甚至整個視覺藝術來看,探究錄像在1983至1999年期間的形式變化,以及如何建構出獨立、特殊的地位。
郭挹芬重製《宴席》 將廢棄物換成自然素材
1980年代,日本開始關注科技、媒體與跨領域藝術,嘗試用錄像創作作品。郭挹芬於1982年就讀日本筑波大學,深受當時藝術風潮影響,刻意不用熟悉的水彩、油彩、雕塑,蒐集廢棄物、垃圾等素材,結合錄像、聲音與行為表演創作,表達內在的思維與哲學概念。
她曾蒐集一百種工廠廢棄物作為素材,用一百個紙杯盛裝,並擺放在長桌上,而長桌兩端有兩個電視螢幕,播放一對男女沉默無聲的影像,彷彿正在享用這些廢棄物。這次展覽,郭挹芬重新製作《宴席》,將工業產品換成椰子、咖啡渣、決明子、乾裂的泥土等35種自然材料,強調大自然生生不息就像一場不散的宴席。
「素材都是因地制宜,作品能印證我的生活。」郭挹芬表示,《宴席》發表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她的生活型態與心境與過去不同,在日本期間曾著迷用科技、工業產品創作。近年來,她搬到美濃,經常蒐集自然素材與隨手可得的事物。
雖然《宴席》被視為台灣錄像藝術的開端,但郭挹芬與其他錄像藝術家不同,現在不只專注創作錄像,而是轉為複合媒體的形式。她說明,錄像只是其中一個元素,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素材,進而帶入文化、社會現象、自然環境等議題。
盧明德《家族I》 探索人與自然環境、科技的關係
盧明德於1980至1985年間就讀日本筑波大學,受到當時藝術風潮影響,也開始用現成物品來創作裝置藝術,電視機與影像成為藝術品的一部份。1988年,他用粗樹枝搭建簡單的小屋,在枝幹間纏繞白色石膏繃帶,用5吋小電視機裝飾,電視機前貼有透明片。
這個小屋雖然被命名為《家族I》,但只是因為外形像一個房子,家庭或家族並不是主要的概念。盧明德說明,《家族I》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科技之間的關係,他當時想以拼貼的方式組合自然、人工、機械等元素,預測未來藝術品可能變成一種媒介與符號。
另一件作品《伊香保》也探索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伊香保》用水墨繪製蟬、大象、鍬形蟲等動物,同時拼貼枯枝、落葉等自然素材,還放置小電視機,強調人類介於自然與科技間,卻不可能真正離開大自然。
盧明德表示,電視機會播放許多故事題材與影像變化的內容,是很亮麗的物品,但他選擇用黑色來繪製大自然,刻意減低電視的訊息量,強調所有的媒材都是一種符號。
陳正才《鐘聲》拍攝360度的環景 回應德國文化
關渡美術館也展示多位錄像藝術家學生時代的作品,可以看見他們的實驗精神,以及三十年來的創作脈絡。陳正才在德國留學時,積極嘗試單頻影像的技術,表達自己的內在情感,以及與外在環境的對話。
《鐘聲》呈現陳正才當時在德國的生活,以及對當地文化的回應。影片剛開始是拍攝360度的環景,繞著一座教堂旋轉,每趟旋轉都會響起鐘聲,水面會逐漸倒映藝術家的臉部,最後這張臉會抬起來消失。
同時,教堂的鐘聲也會晃動水面,讓水產生一圈漣漪,象徵藝術家與環境的對話。他說明,每個禮拜天早上基督徒們會進行禮拜,教堂在整點時刻會敲響鐘聲,而教堂旁邊有座公園,他坐在遊樂設施「地球儀旋轉椅」上,不斷360度轉動去觀看教堂。
陳正才表示,《鐘聲》曾獲金穗獎肯定,是他創作單頻影像的立基點。他在探索單頻影像這個媒材的過程,發現繪畫與攝影的差異,繪畫只有一個畫面,但影像有時間與空間感。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