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1|撰文者:邱家琳
愛情常發生在相遇的瞬間。1963年,一位名叫戴爾(George Dyer)的青年小偷,趁深夜闖入英國畫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工作室,結果一不小心從屋頂摔落,被培根逮個正著,但培根沒有報警處理,反而愛上戴爾,兩人意外展開戀情。
兩人相戀後,培根開始以戴爾為模特兒作畫,有時表達深切的愛意,有時則刻劃人性的野蠻、殘暴與孤獨。像《談話中的戴爾》(Portrait of George Dyer Talking)描繪戴爾坐在椅子上,頭頂的燈光持續照射他,顯得既孤單又無助,而他的身體像棉絮般纏繞,肌肉紛紛扭曲,彷彿被暴力的陰影籠罩。
戴爾個性纖細脆弱、容易信任他人,又與培根相差25歲,兩人關係不只像戀人,培根也將自己視為戴爾的父親與保護者。但培根描繪戴爾的肖像畫受到人們讚揚後,身邊越來越多支持者與粉絲,而學歷不高的戴爾無法打入藝術圈,覺得自己與培根漸行漸遠,開始陷入長期憂鬱與酗酒。
當培根越受到世人矚目,戴爾內心就越焦慮不安。1971年,培根在巴黎大皇宮舉辦大型個展的前一晚,戴爾服藥自殺,雖然這位藝術家仍按照計畫如期開幕,但情人的死對他帶來莫大的影響,畫風變得更加陰沉、晦暗。
在戴爾死後,培根曾以《1973年五月至六月的三聯畫》(Triptych May – June,1973)描繪戴爾服藥自殺的過程。畫中,戴爾彎著身體坐在馬桶上,接著他表情痛苦,身上籠罩著死亡的黑影,最後倒臥在洗臉盆前闔上雙眼,彷彿安詳的離世。
即使戴爾已經去世多年,培根仍深深思念著他。傳記作者佩皮亞特(Michael Peppiatt)在《法蘭西斯•培根:剖析一個謎題》(Francis Bacon: Anatomy of an Enigma)書中提到,培根晚年常想起他與戴爾之間的美好回憶,特別是戴爾從吧台遠方走過來,問培根要不要一起喝杯酒的時光。
母女情深 米卡琳•湯馬士畫母親的美
培根與戴爾的羈絆沒有因為死亡而阻斷,而美國藝術家米卡琳•湯馬士(Mickalene Thomas)為了替年邁、即將要去世的母親珊卓Sandra Bush留下青春時光,繪製一系列肖像畫。珊卓年輕時有著鮮明的五官、豐厚雙唇,健康黝黑的肌膚,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模特兒,但因為婚姻破碎、遭遇前夫暴力對待,又染上毒癮,與成為時尚界明星的夢想擦身而過。
米卡琳•湯馬士透過繪畫、攝影、紙張等各種元素,拼貼母親珊卓的肖像畫《Dim All The Lights》,同時也結合1970年代的流行文化。畫中,母親留著1970年代最流行的爆炸頭,身穿鮮豔的洋裝與上衣,上頭多鑲嵌有水鑽,顯得既明亮又華麗,而她擺著雜誌模特兒的姿勢,表情笑得開懷,顯得既性感又充滿活力。
不過,珊卓晚年卻病痛纏身,經常出入醫院。2012年,米卡琳•湯馬士為了替母親留下紀錄、試圖發掘母親不同的樣貌,決定拍攝一支訪問影片《Happy Birthday to a Beautiful Woman》,讓母親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
「我的母親是獨立的個體,我終於可以認真凝視她,而不是以女兒的身分。」米卡琳•湯馬士表示,因為母親即將過世,所以她希望能創作某些時光與對話,讓彼此共同待在工作室裡。
REFERENCE
【0】藝術家的謬思
【1】克林姆與艾米麗、馬內與莫杭
【2】安迪‧沃荷與伊迪·塞奇威克、傑夫·昆斯與伊蘿娜·史特拉
【3】達利與卡拉、卡茲與艾達
【4】培根與戴爾、湯馬士與珊卓
【5】羅丹與卡蜜兒、畢卡索與朵拉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6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