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6|撰文者:馬惟明
十九世紀中期,工業革命進入尾聲,蒸汽機的運用日漸普及,大型的工廠在各地興起。煙囪和廠房矗立著,工廠孜孜不倦的運轉,揚起陣陣黑煙。法國印象派先驅阿爾芒德•基約曼 (Armand Guillaumin) 的畫作《伊夫里的殘陽》(Setting Sun in Ivry)中,忠實紀錄了自然與工業共生共存的景象,既不批判,也不讚揚。
生長於工業革命末期,基約曼時常以現代建設為背景進行創作,相較於其他的印象派畫家,他的畫作含有更多現代性。關於色彩的運用,印象派通常將所有顏色交融在一起,但他更偏好保留完整色彩,在畫中可以清楚的分辨所使用的顏色。仔細欣賞還會發現,他喜歡以一條小徑作為核心,讓觀者的視線隨之拓展,最終聚焦至遠處。
阿爾芒德•基約曼於1841年出生於巴黎,家境清寒,白日在叔叔的女用內衣店工作,晚上則勤勉習畫。基約曼為印象派創始者之一,他交遊廣闊,與著名的印象派大師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塞尚(Paul Cézanne)為終生的摯友。
基約曼的朋友眾多,有趣的是,他的畫風會隨著與不同好友的交誼而轉換。在巴黎求學時,基約曼曾短暫與居斯塔夫•庫爾貝 (Gustave Courbet) 往來,並嘗試如庫爾貝一般厚塗、不拘小節的技法。《塞納河》(The Seine)是他這時期的代表作,基約曼以濃重的筆觸描繪塞納河面及木頭船隻,遠方的景物只有模糊的輪廓。整幅畫作的細節並不分明,彷彿畫家腦海中的瞬時記憶。
至1870年代中晚期,基約曼和好友塞尚共用一間工作室,此時他的畫風再次轉變。受到塞尚對比強烈的畫法影響,基約曼的畫作逐漸有了明亮鮮活的顏色,同時他的筆觸也更加輕盈繁複。在《巴黎瓦呂貝廣場》(La Place Valhubert, Paris)中,他細細描繪了左側樹木的姿態,日光穿過枝幹錯落在雪地上,整幅作品洋溢著溫暖又靈活的氣氛。
19世紀末期,基約曼結識了梵谷 (Vincent Van Gogh),並成為其繪畫的精神導師。同時,梵谷的狂放大膽也觸發了他,他的繪畫出現後印象派的特徵。基約曼開始將自身情感投射於畫作,此時的作品《有廢墟的景色》(Landscape with Ruins),畫中的群山滿布著鮮明的色彩,山上的廢城幾乎與山頭融為一體。物象的外在被情感改造,滿載著畫家的個性及思緒。
每當談及印象派時,人們往往會提到馬奈 (Édouard Manet)、莫內 (Claude Monet)、畢沙羅等大師,較少直接聯想到阿爾芒德•基約曼。雖然基約曼不如他的同儕出名,但其繪畫中自然與工業共存的景象,卻讓他在印象派中獨樹一幟。基約曼畢生積極創作,對印象派的繪畫技法貢獻良多,這使他被後世譽為「印象派的集大成者」。
Armand Guillaumin, (b) 1841.02.16 ~ (d) 1927.06.26
REFERENCE
【圖】Wikipedia(Self Portrait with Easel)
【圖】Wikipedia(The Seine)
【圖】Wikipedia(La Place Valhubert, Paris)
【圖】Wikipedia(View of the Seine, Paris)
【圖】Wikipedia(Setting Sun at Ivry)
【圖】Wikipedia(Landscape with Ruin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永恆慕夏-線條的魔術」特展,一窺影響電影、動漫、時尚產業的線條魔術
「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今夏最絕美、最能體驗共創理念的沉浸式互動藝術展來了!
「如果對藝術進行編程,會變成什麼樣?」 區塊鏈締造靈感 新型態數位藝術誕生
香港即將開館的M+ Museum其中「M+希克藏品」是否違反了國安法?
全臺唯一聚焦「當代繪畫」獎項「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兩百萬獎金六月徵件起跑 !
《快訊》前公視副總經理謝翠玉女士出任生美基金會與空總C-LAB執行長
ABHK 2021 巴塞爾香港展會 5/19重磅回歸 7家台灣畫廊參展 展會混合呈獻104間頂尖藝廊
「2021 臺南新藝獎」:在文化共性中詮釋白盒子之外的當代創制
臺北美術獎首獎王煜松個展 探尋迷宮般的時空花園
我看過這種藝術風格 它就是「一格一格的」! 靈感源於70年代的像素藝術Pixel Art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