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新聞

歷史是永遠畫不完的題材 葉列梅耶夫

葉列梅耶夫俄羅斯

2016-03-30|撰文者:王士源

3月16日,奧列格‧葉列梅耶夫(Oleg Arkadievich Eremeev),俄羅斯藝術一代巨人與世長辭。

葉列梅耶夫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政權的建立與瓦解到俄羅斯聯邦成立。他曾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院長達十餘年,在俄羅斯20世紀的藝術發展裡,見證了蘇聯美術發展史,以深刻濃郁的繪畫風格替俄羅斯繪畫史留下重要足跡。

1922年葉列梅耶夫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在年少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納粹軍逐步進逼俄國領土。葉列梅耶夫也毅然投身軍旅護衛國土,而後以中尉之姿退役。這段軍旅生涯戰時的情景,以及保衛國家高漲的愛國情緒,遂成為他生命與繪畫裡重要的記憶。

戰後,35歲時葉列梅耶夫從列賓美術學院畢業,他的創作愛國意識強烈,並將畢業作品,獻給俄國1917年至1923年的10月革命。這場革命,讓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促使俄國建立起第一個共產政權。俄國的共產主義於此開始對外發酵、傳播。

在畢業後,葉列梅耶夫便受邀成為列賓美術學院教師,多年後成為列賓美院院長長達十餘年,在藝術創作外也耕耘藝術教育。對於藝術創作,葉列梅耶夫曾說明,他深信繪畫必須要打動觀者,以美吸引觀眾的目光;繪畫是顏色、是美麗,這是藝術家將想法傳達給觀眾的工具。

以愛國歷史繪畫 宣告歷史新頁已然來臨

隨著美國、西歐在1950年代、1960年代開啟了新一波的藝術浪潮,行為藝術、觀念藝術、地景藝術漸漸流行,諸多新發明的創作技法被運用,開始影響俄羅斯藝術家的創作方向,但葉列梅耶夫仍堅持他的繪畫風格與思路。

1960年創作的《列寧像》,繪製俄國共產黨創立者列寧肖像,對列寧致敬,也表現對蘇聯的崇敬。1980年的《列寧與高爾基》,則記錄下與蘇聯文學創始者高爾基與列寧密切交談對談一景。葉列梅耶夫認為,在這個時代,談論文化與權力間的連結,成了一種風尚,而《列寧與高爾基》,要談的便是這個主題。

葉列梅耶夫畢業時,將畢業作獻給了俄國十月革命。但對葉列梅耶夫而言,歷史,是永遠畫不完的題材。1980年時,他又再以十月革命為題,創作《十月之火》。《十月之火》仍用葉列梅耶夫厚重的筆觸、濃郁的色彩,記錄下戰時的一景。

在這些革命與戰爭的主題裡,葉列梅耶夫鮮少直接表達戰爭的殘酷、人性的醜陋,而將場景聚焦在戰爭剛結束後,準備迎向和平的景致。葉列梅耶夫在畫裡,提醒人們戰爭已結束,歷史的新一頁已經到來,也在畫中突顯戰後人民所需面臨的生存問題。

從未停止寫生 愜意的生活況味

在愛國、歷史主題之外,葉列梅耶夫熱愛寫生,既使在八十歲高齡,仍然不畏寒暑在外寫生作畫。每日拿著鉛筆,於筆記本上速寫,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習慣。

在肖像上,他的妻子常是他的模特兒。1992年的《妻子與花》,葉列梅耶夫繪製妻子在和煦的陽光下,斜倚在牆邊,衣著與花叢互相輝映,畫布色彩跳動,宛如花叢被風輕輕拂過,人嗅著花香放鬆心情,心中無所思,專注享受著當前平凡的生活一景。

而有別於愛國主題的濃郁深沉,愜意的生活況味,則是葉列梅耶夫在風景創作裡體現出的風情。1982年他畫下《威尼斯》一景,1989年記錄下《雪隆河》、1999年《隡羅的冬天詩人普希金紀念碑》,葉列梅耶夫晚年四處遊歷,風景寫生創作佔了他晚年作品的一大篇幅。

葉列梅耶夫的創作,除了在俄羅斯各地展出外,2011年葉列梅耶夫在北京與上海舉辦90歲回顧展。在90回顧展中,雲清藝術中心重新整理葉列梅耶夫的創作脈絡與重要作品,讓人們了解葉列梅耶夫一生歷經 戰亂、蘇聯瓦解、俄羅斯聯邦,晚年四處遊歷,雖然人生屢經戰亂,直至他辭世前,他的創作始終多樣而精采。

葉列梅耶夫俄羅斯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