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創作自由嗎? 陳逸堅的斯金納箱

關渡美術館陳逸堅

2016-04-07|撰文者:王士源

「藝術家大概是社會上大家認為自由度最高的,但我們其實很不自由。」─藝術家 陳逸堅

 

人真的是自由的嗎?創作是自由的嗎?在人人自詡有自由意志的社會裡,什麼叫做自由?工具制約原理始祖斯金納(B. F. Skinner),就用他著名的「斯金納箱實驗」告訴世人,人的行為是藉由賞罰機制強化學習的制約結果,人的自由意志其實是個幻象。

 

藝術家陳逸堅今年在關渡美術館,便以「斯金納箱」為題,思考藝術家在創作時所碰見的種種制約、資本主義在美術館裡的縮影、美術館於藝術市場中的獎賞機制,以及藝術家於美術館裡發表作品時的潛規則,展覽展至5月1日。

 

在斯金納的實驗裡,他在箱子裡放置一隻大白鼠,箱內設置一個桿子,箱裡不給老鼠任何食物。當老鼠餓了,在箱內掙扎誤碰桿子後,食物便會自動掉落至箱子裡。在老鼠探索許多次之後,牠便知道只要碰桿子就有食物可吃。這隻老鼠從此將壓桿視為取得食物的手段,這個理論,便稱為工具型制約。

 

對此,陳逸堅說明,雖然藝術家與美術館的關係,並無法像老鼠與斯金納箱那樣直接做比喻,但卻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切入點。他解釋道,美術館在藝術的消費體系裡,其實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美術館「認證」藝術家,藝術家也因為這個認可,作品價值水漲船高。

 

藝術家身在美術館與藝術消費體系裡,很難去逃離這個機制,有的藝術家會利用這個機制,有些藝術家則被這個機制利用。陳逸堅對此則自嘲說,就算自己做了這個展覽,也一樣陷在這個機制裡;如果知名藝評家、美術館館長對他展覽中的作品讚許,他同樣會欣喜地思考著是否繼續發展那個藝術語言,這不就又陷入制約了。

 

美術館的展覽該長什麼樣子? 作品該怎麼讀?

 

除了美術館與藝術消費體系外,美術館的空間、環境,以及種種館舍限制,都會讓藝術家不自覺地在美術館中,做出「有美術館味道」的展覽形式。

 

「要看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才有辦法知道他在想什麼」陳逸堅說,藝術家創作時,總是在雜亂中找到秩序,那個是藝術家的思考過程。在「斯金納箱」個展裡,陳逸堅則試圖打破形式,讓展覽的狀態,就像在自己工作室裡創作那樣「亂七八糟」。

 

他這次展覽準備期也特別短,只用一個多月畫了許多草圖,然後帶著一台電腦,兩個工作人員,就在關渡美術館裡佈起展了。在佈展時,工作團隊用電腦網購創作素材、在美術館內外尋找可以用的物件,買來了100多根圓管、採購難以計數的彩色公園椅子、拿美術館會館的毛巾、雨鞋、枕頭……拿到素材就在現場直接幹了起來,任何佈置靠得都是直覺。

 

佈完展,人們進到展場欣賞作品時,對於人們該如何詮釋現場的展出作品,陳逸堅則說,若要仔細解釋每件展品蘊含的內涵以及脈絡,他能講解得清晰完整,說明每件展品的故事,但這就又被藝術消費的關係所綑綁住了。他希望觀眾能閱讀他的展覽,然後思考作品的含意,接著回過來想想,自己想的作品的意思,是否是自己對於美術展覽理解的制約。

 

只是陳逸堅雖然在展覽呈現上,多麼試圖想要脫離美術館的制約,但他也坦言,這個制約怎麼甩都甩不掉。

 

展覽規劃之初,他希望展覽現場看起來像工地,拉上封鎖線禁止觀眾進入,上網看照片就好。可是佈展結束後,陳逸堅一邊笑一邊拍著大腿著說,「我還是把東西都收得乾乾淨淨,做得安全無虞,然後開放觀眾進場,我就是沒辦法逃離這個制約!」

 

關渡美術館陳逸堅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