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撰文者:邱家琳
如果每天喝一杯飲料,等到80歲時,就丟掉約3萬個鋁罐,而這些重達450公斤重的垃圾,又會對環境與人體造成什麼影響?藝術家楊金池撿拾3萬個廢棄的鋁罐,再把鋁罐全數倒在身上,讓人們重新思考環境議題,做出「殺了自己」或「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的選擇。
4月15日,楊金池冒著被鋁罐砸傷的風險,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演出行為藝術《殺了我或改變》。他將3萬個鋁罐塞入象徵地球的圓形巨網,再用吊車懸掛在高空,接著將鋁罐倒往自己身上,直接用身體感受大自然被垃圾掩埋的威脅。
當鋁罐從天而降、發出巨響時,站在底下的藝術家,不斷被鋁罐擊中頭部與身體,彷彿遭遇山難、被大量的土石掩埋。3萬個鋁罐全數掉落後,堆積成一座山丘,將藝術家整個人徹底埋入其中,楊金池只能從鋁罐堆「游泳」而出,暗示人們不斷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最後可能會被垃圾掩埋、窒息而死。
「我想用更劇烈的方式,用我的身體與生命喚起人們的注意。」楊金池表示,近10年來,雖然公共部門、媒體與學校強調環保,但汙染情形反而越來越嚴重、消費行為也大幅增加,他希望用這場危險的表演來提醒人們,減少資源浪費,對大自然更好一點。
除了現場的行為藝術演出外,楊金池也以「殺了我或改變」為題,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9件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欣賞鋁罐經過巧思設計後,也能成為美麗、有趣的藝術品,呼籲大家避免浪費資源。展覽展至6月1日。
楊金池的污染解決方案 鋁罐編織成布料
在現代社會裡,喝完飲料、吃完零食,剩餘的瓶罐與袋子常隨手丟入垃圾桶。但楊金池反對「用完即丟」的觀念,強調這些被丟棄的東西應該還有價值,可以再次使用,有更多更好的處理方式。
過去,楊英池曾拍攝一個短片,內容記錄他以激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在影片中,他曾撿拾紐約街道的垃圾,將這些垃圾通通吃下肚,再到廁所,將這些垃圾拉出來,諷刺人們過度消費卻沒有辦法解決汙染問題。
他也以這個短片的概念,創作了許多新作品。對藝術家而言,回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鋁罐在再製過程中,依然存在環境汙染的問題,他選擇裁切鋁罐,製成一條長達10英尺、完整不斷的鋁條,再邀起志願者參與,共同製作約一千條鋁條,再編織成散發金屬光澤的布料《123汙染解決方案》。
針對台灣目前面臨的環境危機與過度消費問題,楊英池表示,在台灣買東西很方便,商品卻過度包裝,像小吃店會給客人塑膠袋。他也說,雖然台灣的路面收拾得很乾淨,很難看到垃圾,不像紐約到處都是垃圾,但實際上台灣的消費能力絲毫不輸給紐約。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音像藝術節集結國內外近20位電子音樂家與藝術家,7月1日C-LAB登場!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7/2週六下午2點 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