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撰文者:邱家琳
如果每天喝一杯飲料,等到80歲時,就丟掉約3萬個鋁罐,而這些重達450公斤重的垃圾,又會對環境與人體造成什麼影響?藝術家楊金池撿拾3萬個廢棄的鋁罐,再把鋁罐全數倒在身上,讓人們重新思考環境議題,做出「殺了自己」或「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的選擇。
4月15日,楊金池冒著被鋁罐砸傷的風險,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演出行為藝術《殺了我或改變》。他將3萬個鋁罐塞入象徵地球的圓形巨網,再用吊車懸掛在高空,接著將鋁罐倒往自己身上,直接用身體感受大自然被垃圾掩埋的威脅。
當鋁罐從天而降、發出巨響時,站在底下的藝術家,不斷被鋁罐擊中頭部與身體,彷彿遭遇山難、被大量的土石掩埋。3萬個鋁罐全數掉落後,堆積成一座山丘,將藝術家整個人徹底埋入其中,楊金池只能從鋁罐堆「游泳」而出,暗示人們不斷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最後可能會被垃圾掩埋、窒息而死。
「我想用更劇烈的方式,用我的身體與生命喚起人們的注意。」楊金池表示,近10年來,雖然公共部門、媒體與學校強調環保,但汙染情形反而越來越嚴重、消費行為也大幅增加,他希望用這場危險的表演來提醒人們,減少資源浪費,對大自然更好一點。
除了現場的行為藝術演出外,楊金池也以「殺了我或改變」為題,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9件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欣賞鋁罐經過巧思設計後,也能成為美麗、有趣的藝術品,呼籲大家避免浪費資源。展覽展至6月1日。
楊金池的污染解決方案 鋁罐編織成布料
在現代社會裡,喝完飲料、吃完零食,剩餘的瓶罐與袋子常隨手丟入垃圾桶。但楊金池反對「用完即丟」的觀念,強調這些被丟棄的東西應該還有價值,可以再次使用,有更多更好的處理方式。
過去,楊英池曾拍攝一個短片,內容記錄他以激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在影片中,他曾撿拾紐約街道的垃圾,將這些垃圾通通吃下肚,再到廁所,將這些垃圾拉出來,諷刺人們過度消費卻沒有辦法解決汙染問題。
他也以這個短片的概念,創作了許多新作品。對藝術家而言,回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鋁罐在再製過程中,依然存在環境汙染的問題,他選擇裁切鋁罐,製成一條長達10英尺、完整不斷的鋁條,再邀起志願者參與,共同製作約一千條鋁條,再編織成散發金屬光澤的布料《123汙染解決方案》。
針對台灣目前面臨的環境危機與過度消費問題,楊英池表示,在台灣買東西很方便,商品卻過度包裝,像小吃店會給客人塑膠袋。他也說,雖然台灣的路面收拾得很乾淨,很難看到垃圾,不像紐約到處都是垃圾,但實際上台灣的消費能力絲毫不輸給紐約。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美術館MoCA 「神救援:楊茂林的內在英雄之旅」展覽 那些年藝術家楊茂林以藝術召喚的諸神軌跡
2023-11-0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77
焦點新聞
美術館特展藝文跨界MoCA Studio攜手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偶然的運轉」 探詢人類中心主義與感知真實性
2023-10-2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66
焦點新聞
訪談藝文跨界「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3-11-2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