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緒飄落在生活裡 李昕的蝕年
2016-04-21|撰文者:王士源
一輩子能有多少件事情,值得花上十年去做,創作就是其中一件。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常常不只十年,多的是二十年、三十年,六、七十年。而藝術家李昕的藝術表現,從懵懵懂懂接觸藝術創作,到尋找自己的創作語彙,今年已經迎來了第一個十年。
這十年,李昕開了首檔個展名為「蝕年」,這不僅是她創作時常用的金屬腐蝕技術,也幽幽地說著,她與藝術和靈感在生活裡如何互蝕、互融,展覽於帕帕拉夏藝文中心展至4月30日。
在李昕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雕塑輕盈而細膩,形式簡練,以樹葉的葉脈為創作主體,交織衍伸出百來件作品。葉脈是輸送給葉肉水分與養分的管道,是支撐葉子的重要支架,也是葉子賴以生存的重要組織,這樣的關係,就像藝術家與思想脈絡間的狀態。
沒有葉脈,葉便凋落;沒有靈感,藝術家也無力創作。藝術家如何觀看思緒、生活裡的靈感如何被呈現,便成為這次「蝕年」個展裡重要的主題。李昕說明,在這次展覽作品的創作期間,她先將這些葉脈的實體製作出來,然後像把玩思緒一般地,依據每天不同的創作感受,來慢慢彎折出每件作品裡葉脈與思想生長的方向。
從生活中創作 在創作裡思索生活
每件作品,就如同李昕每天漂浮在身邊的感受與靈感般,微小卻極具重量。像作品《刺癢》使用摸來會刺痛的棕刷毛,鋪成看似柔軟的草原,而李昕的思緒一如草原裡的樹般,在風中搖曳。
《刺癢2》看起來寧靜,但它述說的是人與人間的芥蒂。人際相處時難免會互相磨擦,與人磨擦時心中的不快雖然微小不足以道,但常常像是在嚙咬人般的難受,空氣裡充滿著刺癢。作為一個成熟得體的人,還得故作大方,裝作毫不在意。
而李昕的作品也不只向內心探索,也朝外觀看,仔細留意人的生活樣態。她說明,臺灣的家中時常裝設紗窗,這是防禦蚊子必要的武器,但人望向窗外時,卻常常像隔著一層薄霧般霧朦朧,讓視線混濁。
也因此,她創作了《台灣家景》系列作品,讓她的思緒能勾在紗窗上,點綴家中的窗景。但這層紗窗,也像是阻擋思緒般,將她的想法與靈感困在家中,使她浮動的思考,無法向外飛去。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亞洲指標性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隆重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9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9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2025-01-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74
「串門子——大溪街區找藝術」開展,百年街區老屋與藝術創作的對話,邀您以“串門子”的方式 探索大溪之美
2025-01-17|撰文者: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0
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08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邁入15週年盛大開幕!4大展區66組藝術作品,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5|撰文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