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
繼「我們需要什麼要的雙年展?」論壇第一場,討論台灣對外國際雙年展定位走向,第二場則談到實際操作面向,就美術館對目前對外國際雙年展的運作機制檢討;此外,北美館館長黃海鳴也公開說明,威尼斯雙年展風波後,館方對「雙年展辦公室」的後續處理情形。第二場主持人為彰師大美術系教授,同是視盟副理事長吳介祥,和五位與談人,分別為策展人吳達坤、藝術創作者職業公會理事長曹育維、藝術家葉怡利、南藝大造型藝術研究所教授陳建北,而北美館館方代表,還是館長黃海鳴代為出席。
去年12月威尼斯雙年展風波,多數指向北美館雙展辦,不夠透明的評選機制,訊息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的爭議,事經過1個多月,北美館做出內部調整,「雙展辦主任張芳薇調至研究組、雙展辦事務則放回展覽組」館長黃海鳴在此說明,正、副館長、展覽組組長未來直接介入雙展辦運作,雙展辦會有一個執行,並等雙年展展務開始繁忙後,展覽組再加入支援,讓參與的人變多。「將來不排除再重組雙展辦」他補充道,等到雙年展運作架構更為健全的時候。
針對目前雙年展運作機制的建議,每位與談人從不同的面向,提出許多建設性的看法。「何不先徵選出藝術家呢?」其中對徵選制度有看法的陳建北教授說,先徵選藝術家,再選策展人來為這些藝術家策展,轉化目前雙年展中,策展人常有權力及光環過於獨大的問題;而策展人吳達坤則建議可以「和鄰近有雙年展的美術館作策略性的結盟關係」,去年上海雙年展和德國文件展,舉辦國際策展人工作坊,交流其他國家如何作展覽,培育年輕策展人,透由參與,讓雙年展的策展經驗可以延續下去。
陳建北教授又說,威尼斯雙年展之所以被重視,不只是國際藝術家展現作品的舞台,更重要的是,這是各國文化政治角力的場所。論壇到最後,雙年展的運作機制討論,被歸究於台灣的文化政策和整體藝術生態的問題,而隸屬台北市文化局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其行政層級和權限,是否有足夠能力去承載整個台灣藝術圈的期待呢?視盟在第三場論壇把議題範圍擴大,討論雙年展知識公有化及策展人培育計畫的問題,詳細內容請見非池中藝術網。
REFERENCE
快訊:雙年展辦公室怎麼辦?
快訊: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快訊:雙年展怎麼做 才能公有化?
張芳薇:不是小圈圈 是評審難栽培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陳浚豪:北美館必須重新評審
徐文瑞:脫離國家定位 是國際趨勢
黃海鳴:台灣館要走出國家定位
龍應台:要釐清定位 檢討機制中
北美館:討論四小時 將重組雙展辦
曹育維:工會自籌台灣館 拼主體性
陳建北:從行政程序 找出問題關鍵
湯皇珍:釐清好責任 才能打破僵局
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2024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公佈!以「Foreigners Everywhere」為題,聚焦於種族、性別和國籍的多樣性
2023-06-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790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