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撰文者:林鈺芸
紐約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發表過許多大膽、危險又深具力量的作品,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不過,瑪莉娜10月即將發行的384頁回憶錄《Walk Through Walls》當中,意外流出她對澳洲原住民的觀感「非常怪異」、「看起來糟透了」等歧視性言論,使得這本書未上市即造成話題。
書中一段文字的截圖,最近在國外社群瘋傳。內容是瑪莉娜在1979年,她和當時的男友,同是行為表演藝術家的烏雷(Ulay, Uwe Laysiepen)花了6個月的時間住在澳洲大維多莉亞沙漠(the Great Victorian Desert),與當地原住民皮詹塔佳若(Pitjantjatjara)族人朝夕相處。她形容:「這裡的原住民絕對是這星球上最古老的種族,他們看起來跟恐龍沒兩樣。」不少國外網友看到都很吃驚。
不過,瑪麗娜隨後在臉書上po文澄清,這些文字摘取自她的日記,裡面寫的內容僅是她對這些人的第一印象。「對於澳洲原住民的一切,我只有尊重和感激,與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帶給我許多的啟發,充實了我的生命與創作」,她說,「1979年初遇澳洲原住民的的想法,與現在我所抱持的感激之情已大不相同」。
一位澳洲原民藝術家Katie West表示,「瑪麗娜的言論確實是種族歧視,這出現在1979年我一點都不訝異;但此時此刻,竟然還有編輯敢把這樣的字眼放在書中,這很不合理」。
瑪莉娜曾公開表示自己受到澳洲原住民莫大的啟發與影響,包括《海上夜航》(Nightsea Crossing, 1980),她與烏雷連續90天,每天7小時對坐相視;以及在紐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的回顧作品《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0)。
目前出版商確定要拿掉該段文字。
REFERENCE
【huffingtonpost】Marina Abramović Shockingly Compares Aborigines To Dinosaurs In Upcoming Memoir
【theguardian】Marina Abramović responds to allegations of racism over comments about Indigenous Australian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第一屆南島藝術三年展「溯源」:以南島藝術走向世界的新航路,在原住民藝術史上劃下重要的里程碑
2023-11-02|撰文者: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