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原始媒材交互碰撞 一起探究碎形的究極美

新樂園藝術空間原感碎形黃楷馨周能安洪永欣

2016-09-09|撰文者:陳乃慈

新樂園藝術空間由藝術家成員共同營運、組成,每兩年會有一次固定的聯展。今年九月份,以「原感碎形」為題目,展出第12期藝術家作品,展覽展至9月25日。

策展人黃楷馨表示,在策劃展覽前,會先看過所有藝術家的作品,很自然地出現「碎形」這個題目跟觀念。她發現,很多人的作品都具有破碎的造型,在外觀上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碎形幾何」(Fractal)是1970年代的數學學說,在這之前幾何學大多是沿著歐基里德走過的路,例如正圓或是三角形。碎形可以測量所有大自然的不規則形狀,像是山稜線、都市的天際線、雪花的形狀。

關於「原感」,本期藝術家們偏愛使用最原始的材料,例如王耀俊的《此時此刻》,以三件一組的方式,呈現原木上的石頭測繪、石頭嵌進桃花心木製成的方框裡,和石頭質感的原木雕刻,是循序漸進的測量方式。

黃楷馨以往的作品多屬於抽象風格,這次她把音符和氣象符號結合在一起。她的作品《符號學家的速寫筆記系列四:風之音#4》,想像樂音在風裡的感覺。

萬花筒還原破碎記憶 蝴蝶像是群體裡的個人

洪永欣的《部屋》把自己的房間還原到展場,電腦、衣物和書架被安置在展間一角,牆上播放從萬花筒一端拍攝的錄像,來自她真實的房間環境。

洪永欣說:「我把房間的場景還原到展場,作為房間場域以及拍攝當下身體場域的鏡射關係。萬花筒的鏡射方式,是一個景象透過三個稜鏡,不斷由內而外地發散出去,而在觀看時會被過去的外部經驗所影響,等於是外部經驗不斷被鏡射發散的結果。」

人們觀看萬花筒時,總想還原它的原始樣貌;但萬花筒境像就如記憶般,破碎而難以還原。

由房間延伸出去,牆上掛著三張彩色的墨漬測驗畫像,上頭各有一隻蝴蝶標本。洪永欣表示:「可以藉由墨漬測驗,來了解受測者的內心狀況或社經背景,人們所回答的問題,其實是過去的經驗所導致的答案。」「蝴蝶標本象徵從群體裡擷取一個物體,來表達一個範圍。人們在社會裡可能有很多共同經驗,但在共同經驗裡,每個人又各不一樣。」

每天畫一點筆跡 廣告紙、創作廢紙慢慢疊加

周能安的作品《全像圖進程-破片*編號SLY001》,將一個紙做的球體拆解,懸吊在展間,可以看到表面描繪的幾何圖紋。

這些紋路是長期的累積,過幾天就畫一次,發展成現在的模樣。後來發現「全像圖」概念,作品才被賦予意義。宇宙的形成就像全像投影,從二維投射成三維空間,也牽涉到黑洞的概念。

周能安表示:「在別的空間駐村或展覽時會撿到一些紙片,我會把這些紙片收集起來,揉進這個紙團,會越來越厚。例如到新竹駐村時,撿到香港藝術家凌佩詩留下的紙稿,就把它和自己的作品疊合。」

周能安說:「這次展覽作品被打洞,也許下次展出時會有新的痕跡…它也包含以前閱讀的報紙, DM節目單、白紙和講義等,把它們疊在一起。畫上去是累積、紙張的疊加也是,看能累積到什麼誇張的程度。」

開幕當天,周能安反串「霑卜秀」,開放觀眾提出人生問題,借用展出作品巧妙解答;9月24日,將由分裂蝸牛辦公室演出《分裂的白》,為展場帶來精彩戲目。


新樂園藝術空間原感碎形黃楷馨周能安洪永欣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