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撰文者:黃芝晨
一座城市的文化,若是讓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活動凌駕於一切是好的嗎?一昧地追求產值與代工便宜,文化有生命力嗎?
2016年南崁講堂由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洪裕宏教授主講的《你的一生──從青貧族、困中年到下流老人?》講座,帶領人們反思全球化下資本主義的困境與出路。
在全球化的影響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活動宰制下,市場與經濟決定一切價值,經濟全球化導致國家從市場中撤守,大財團與強勢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等皆伸入了各國,如大型連鎖的量販店、餐館、貨物商品,而弱勢的文化與在地的產業卻遭到邊緣化與消逝的命運,各國社會、文化與價值也有單元化的趨勢。
臺灣呢?臺灣正處於全球化的洗禮當中,再加上臺灣先後面對鄭氏統治、荷屬東印度公司、西班牙、日本、中華民國等各種文明不同階段的輪替統治與移入,使得臺灣人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與時間並不多。
處於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民也受到了波及。中產階層逐步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M型化的社會,青貧族(因勞動條件逐漸惡化,形成青年貧窮化)、困中年(困苦的中年人,承擔孩童與父母的經濟)、下流老人(日本社會學家藤田孝典對於日本人們在青壯年時擁有平均水準以上的薪水,但年老時卻還是因長照生活、疾病纏身而淪為下流老人),是大部分的人可以預見的一生狀態。而財富的集中化,也迫使人們投入更多瑣碎無意義的工作,無暇豐富自己的生活而失去靈魂。
追求人文價值 非不切實際
洪裕宏認為,當人們追求人文與價值時,不但不必然導致經濟崩潰,甚至反過來因為市場的不可取代性而能夠成為強勢的經濟來源,追求靈魂並非不切實際,而可以是最實際的出路。
反觀其他國家,如法國的波爾多紅酒,僅以波爾多地區而言,有五大產酒區域,酒莊(堡)超過九千座;紅酒的口感因較為柔順,因而被稱為葡萄酒之后。而瑞士的鐘錶製造業,如勞力士、伯爵錶、百達斐麗等等都是世界第一線的鐘錶品牌,也有一定比例的規定須在瑞士製造;另外,德國名琴也因累積了幾百年製造鋼琴的工藝傳統,使得琴的品質能讓演奏家奏出最美妙的琴聲。這些文化與地方有著緊密的關係,在地的風土與靈魂,長成了創新與附加的內涵,這是人工廉價的代工無法取代的,也就是文化的獨特與價值。
在如此挫敗的經濟狀況與資源壟罩在少數人手中的同時,英國與美國開始反省貿易無阻,如英國脫歐、美國總統歐巴馬所提倡的再工業化以及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與希拉蕊對於TPP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區域貿易協定的反對。美國與英國新的轉向,走出了全球化的思維。
而北歐國家也是在經濟全球化下走出另一條路。丹麥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透過政府的公共支出負擔個人的教育、健保、老人照護、社會福利,讓社會的貧富差距相對平等,丹麥因而常入選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找回臺灣主體性 喚醒個人氣魄
因此,臺灣應該積極的找回自身的主體性與人文價值,這也能讓臺灣在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國家的賣點,一個獨一無二、無法被取得的特色。而臺灣近年來一直被推崇卻也飽受批評的文創,即是缺乏文化底蘊與主體性。臺灣的文創要有未來與持續性,文化與自身價值才是重點。
臺灣人可以思考的是何為更好的社會?以及如何創造屬於臺灣人的價值與文化?臺灣是否應回到自己,人們才能認識自己、建立自己?這也是人們在國際中與眾不同之處。
然而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作為哲學家馬克思與黑格爾的研究者,洪裕宏提到,在資本主義和經濟全球化下,導致人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索並追求自己真正想完成的事,因此,「理想人生」應是人們減少工時,騰出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什麼就去學,譬如音樂、電影、雕塑家等等,實踐自我。當人們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有興趣才去做,生命的意義才會開始,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切。
除此之外,人們也應再次地建立起自己的「氣魄」,也就是靈魂與價值。人們應當有價值與信念,並強烈的堅持與推廣,甚至願意為它而戰鬥;同時,希望他人承認你有一定的價值,以及你所相信的價值能被他人接受。這樣的氣魄,可以建立自己的價值,並深植於在地。
全球化下資本主義與強勢文化遍及世界各國,此時此刻,人們應當找到自身的價值,並茁壯在地文化,才是真正的國際。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0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