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16-10-08|撰文者:陳乃慈

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在今年重新改造前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成為大都會博物館布勞耶分館(Met Breuer),甫開館便推出第一檔展覽「未完成:可見的思維」(Unfinished: Thoughts Left Visible),推出著名藝術家的半完成作品。

「未完成:可見的思維」展出超過190件作品,它們的年代從文藝復興延續至今,包含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到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創作。其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展品來自大都會博物館的收藏。

「未完成:可見的思維」將展出作品分成兩大類別。第一類符合字面意義「未完成」的作品――可能是因為某種意外而被打斷,才無法完成,例如創作者的死亡。關於楊 · 范 · 艾克(Jan van Eyck)的《聖芭芭拉》(Saint Barbara)還是有許多爭議,討論畫家是否認定作品已經完成,或者它只是一張草圖。這類作品保留了清晰可見的底層構圖、修改痕跡,協助人們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第二種類別是接近完成狀態的作品――在作者的控制之下,讓它呈現未完成、不太完美,或是最終外觀不明確的樣態。例如珍妮.安東尼(Janine Antoni)的《舔舐與塗抹》(Lick and Lather,1993–1994),使用鑄模創造一系列自我半身像,材料有一半使用巧克力,另一半使用肥皂,會隨著時間快速碎裂。剛用模型鑄成的雕像還不是成品,藝術家會舔拭作品上的巧克力、和肥皂製成的雕像一起沐浴,持續改變它們的外貌,等到人像的臉成為某種「獨特的面容」,才算大功告成。

策展人凱利·包恩(Kelly Bawn)表示:「這些作品讓我們看到潛藏在畫作表面之下的塗層。」「它們給予我們深刻的眼光,去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

其中一件作品,是愛麗絲 · 尼歐(Alice Neel)在1965年幫一位參與越南戰爭的士兵詹姆士 ∙杭特 ∙布雷克(James Hunter Black)畫的肖像。

尼歐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布雷克,邀請他成為人物畫的模特兒。年輕的布雷克剛接受政府徵召,將在一週內投身軍旅。尼歐按照往常的作畫程序,先勾勒身體輪廓,接著在臉部、雙手塗上顏色與細節。但是尼歐沒料到,布雷克會在戰爭裡失蹤,再也沒有機會擔任作品的模特兒…

包恩說:「她竭盡所能地描繪布雷克的臉部,其他部分只稍微勾勒輪廓。」「畫中的人物參與戰爭,再也沒有回來。奈爾在畫作的背後簽名,宣布這件作品已經被完成,並且在有生之年展出它。」

關於這些未完成的創作,包恩補充道:「創作者必須去決定,作品在哪個時間點被完成。他們能夠結束創作了嗎?或者他們有能力完成作品嗎?這是每一種藝術創作的核心問題。」

看更多展覽作品,請點我

REFERENCE

【SUNDAY MORNING】An exhibition celebrates unfinished art
【The Met】Unfinished: Thoughts Left Visible

大都會博物館布勞耶分館未完成作品愛麗絲 · 尼歐詹姆士 ∙杭特 ∙布雷克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