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撰文者:陳泓齊
成立15年主打新銳藝術家的德國科隆ART.FAIR藝術博覽會10月27日將有來自台灣12家畫廊與台北當代藝術基金會展出29位台灣藝術家作品,其中列入大會重點推薦項目”台灣當代藝術平台”將由策展人林羽婕策畫《強迫藝術徵》邀請歷年文化部專案”MIT新人獎”4位年輕藝術家展出。
主推年輕與具潛力藝術家的ART.FAIR為科隆第二大藝術博覽會,每年並主辦歐洲”BLOOOM”藝術大獎.深受國際矚目.去年共吸引來自歐陸各地3萬5千名觀眾參觀,台灣方面去年則有九間畫廊每間推薦一位藝術家,由國際策展人徐文瑞策劃,展出「渾沌之地,混種之島:台灣當代藝術特展」,今年則將擴大為阿波羅、伊日、黎、郭木生、涵、名典、國王、十方、乙皮9家畫廊再接再勵參與一般畫廊展區. 其中的8家畫廊將推出黃承遠、葉方、李紹榮、柯良志、石景輝、張立曄、廖迎晰、江燕妮、駱志豪、蘇誼亭、徐明豐、于艾君、張嘉哲、梁家寧、黃婉玲、洪瑄、吳尚邕、邵士銘、柯偉國、小華、楊依香、賴威宇、陳雲、林良材、吳丁賢25位台灣優秀藝術家作品,名典畫廊則推出雷巴柯夫、菲力切夫、給契金3位俄羅斯藝術家。
另外大會重點節目「台灣當代藝術平台」,今年係由前台北當代美術館副館長暨資深策展人林羽婕女士擔綱策劃«強迫藝術徵»,邀請謝牧歧、陳佩歆、黃于珊、吳建興4新銳藝術家,媒合台北當代藝術基金會、好思當代、藝星藝術中心、新苑藝術四間畫廊與機構共同推廣,期許這些在台灣獲得肯定與關注的年輕藝術家,能被更多國際的策展人、收藏家、畫廊經紀等看見,發揮MIT的最大效益。
這4位藝術家中,都有著某種特殊的『強迫藝術徵』,謝牧歧繪製大量反覆的符號,透過不斷重複地繪畫本身,探究藝術家自我與繪畫之間的關係,並以『集體共同創作』與『繪畫品牌工程』,反覆思索藝術作品的生產與價值關係;陳佩歆從黑白流動、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線條中,反覆地紀錄自己的生命歷程,類似一塊塊斷簡殘篇的碎片語彙,繁複的程度猶如某種『強迫症』的練習,透露了藝術家自我追尋的一種特殊痕跡與狀態;黃于珊將絲襪與彈性布反覆地扭轉,拉扯出一件件對生命的叨念,看似抽象卻是放大版的身體感官部分,透過不斷裂的扯動,徵引新世代特有的生活歷程;吳建興(新苑藝術)的雕塑,透露出某種一致性的規律,看似重複的機械性節奏,隱藏著一定的邏輯性與行為模式。《強迫藝術徵》是新世代藝術家企圖在集體精神狀態下,追求一種強烈的自我表徵;是全球同質化的集體焦慮徵狀下,藝術家同中求異的破壞性創造;是他們在藝術自由奔放後的自我強迫;是他們透過反覆練習後的精神追求與藝術展現。
德國ART.FAI博覽會的台灣當代藝術平台,由大苑藝術2015年所建立,每年邀約台灣畫廊於ART.FAIR展出台灣藝術家作品,並由大苑藝術於台北所主辦的「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展出”BLOOOM”藝術大獎得獎作品作為雙方交流. 這一次台灣藝術家大規模集體登陸德國不僅係台德之間最大規模的視覺藝術交流,也為台灣藝術家持續拓展了登陸歐洲的新戰場。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音像藝術節集結國內外近20位電子音樂家與藝術家,7月1日C-LAB登場!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7/2週六下午2點 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時事觀點「潮」到沒朋友,以匯流當代與潮流藝術的「plzzzz 」藝術空間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
2022-05-06|撰文者:plzzzz 藝術空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