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撰文者:陳乃慈
在日本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有一件著名的作品:阿根廷藝術家厄利什(leandro erlich)的《游泳池》(swimming pool),是美術館地下室的泳池裝置。人們能夠進到作品內部,乍看之下好像在泳池裡游泳,其實是被一層盛水的玻璃罩住――
但這檔在美國的展覽,讓觀眾體驗邊游泳邊觀賞藝術品的樂趣:今年十月,洛杉磯藝術機構「機械計畫」(Machine Project)舉辦「浮潛之夢」(Snorkel Dreams)展,只要事先報名、自備泳具,就能悠游在雕塑、繪畫和攝影作品旁。
展覽作品都是防水的,來自十八位洛杉磯當地的藝術家。計畫執行總監葉賽恩(Meldia Yesayan)表示,這場活動徵得加州當地著名的安奈伯格泳池中心(Annenberg pool)同意舉辦,所有作品都以浸泡為目的製作。如果不想泡在水裡,也可以選擇乘坐多恩伯格(Bob Dornberger)製作的玻璃底小船。優珊(Patricia Yossen)在泳池佈置白色的杯子和瓷碗,人們必須潛到底部才能看清楚作品。
「機械計畫」由藝術家兼策展人艾倫(Mark Allen)創立,是一個擁有12年歷史的非營利藝術機構。許多由「機械計畫」發起的藝術展作品都是為場地量身打造的。艾倫在夏威夷浮淺時,想到「浮潛之夢」體驗。他說:「我心想:這有點像我觀看藝術的方式――在一個沒有道德價值判斷的空間漂浮――我也開始思考,游泳池的矩形形狀、體積和藝廊有多麼相似。」
就像在藝廊裡一樣,觀眾必須和其他人一起觀看作品。艾倫認為,這檔互動展的重點不只是藝術和水的結合,而是和其他觀眾一起在藝術品旁洄泳的體驗。
艾倫說:「我創作這類藝術品幾乎20年了,時時刻刻都在觀看藝術,昨天我在泳池裡安放裝置,心想自己從來沒有這樣觀看藝術、觀看游泳池。對游泳池、『機械計畫』、藝術家和觀眾而言,都是全新的體驗。」
點擊這裡,看更多展場照片吧!
REFERENCE
【CURBED】This new underwater art show in Santa Monica is BYOS (bring your own snorkel)
【LAWEEKLY】Swimsuits and Goggles Were a Must at the Underwater Exhibit
【THE ART NEWSPAPER】Californian collective dives into the deep end with underwater art show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 首座地下美術館,林中蘊藝翻轉美術館的未來想像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2022-05-23|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0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北美館第9屆「X-site 計畫」首獎作品《藍屋》現已登場!以「藍屋藍」構築出一個多重運用的沉浸之所
2022-05-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