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2|撰文者:陳泓齊
我們常用不同的感官,去描述我們身邊城市的變化,但用視覺的語彙呈現,往往最具衝擊性。當時代跨越了21世紀,網路世界的崛起,虛擬的空間被放大了許多,而我們身處的城市空間,卻也小了那麼一點,擁擠幾乎成了各大城市的代名詞。看看今年的台北藝博會的參展藝術家用怎樣的方式詮釋這個時代的都市情懷。
1, 由金
<無助的休眠,由金,芳草地畫廊>
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關乎於時空的命題,總是不停地被討論。由芳草地畫廊代理的藝術家由金,在繪畫中表達多元時空彼此交疊的複雜空間感。一如參展作品<無助的休眠> ,多重視角的疊合以及極具衝突的用色,彷彿不同的時間及空間同時呈現觀者眼前,是一場視覺疲勞的感官轟炸。作品也暗示了由金的成長背景─中國,在高速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結果下,往往城市的風貌是多個時空彼此重合,古都與現代大城顯得難分難捨,如同作品本身,現實或是畫布上的景色,都顯得混沌未明。
2, Tom Smith
來自於紐約的Tom Smith,所呈現的作品 ,像是透過數位頻幕,觀賞一場燈紅酒綠的光影秀。看似數位時代的印刷產物,但實為藝術家感受到數位化所帶來的衝擊,以手作方式,表達對這個時代的反動,作品中側重螢光色的運用,如迷離的燈光,游離於都市遊子的潛意識中。
3, Jin Meyerson
美籍韓裔藝術家Jin Meyerson擅長以抽象表現的手法,創造專屬於他的瘋狂都市風景。作品就如同精神官能患者眼中所見,影像被扭曲,或是被分解的細碎,彷彿過多的資訊在腦中被重複擠壓的過程,滋嘎作響。本次參展作品,以抬頭仰望的視角構圖,聳立的高樓隨著一旁的枝枒蔓上天際,而身處何方實不可知。
4,謝翀
<我家就在山水間,謝翀,White Space Art Asia >
與其他幾位藝術家不同,謝翀的城市風貌反映的是他記憶的投射。在參展作品<我家就在山水間>,畫作中的人的表情及舉止,呈現的是過往時光中,同樣人滿為患的生活空間,但大家的生活步調卻不這麼緊湊;每個人各安其所;以懷舊語彙,描述自己成長階段所接觸到了空間,以及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城市不再冰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維繫了城市的繁榮。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第二屆展會將於明年 1 月隆重揭幕,呈獻東南亞及國際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
2023-10-26|撰文者:Art SG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8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