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范姜明道《竹林》 與空間的環形辯證

范姜明道竹林關渡美術館Masterpiece Room

2017-01-10|撰文者:林鈺芸

旅居北京藝術家范姜明道於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竹林》,以場域特定藝術(Site-specific art)的形式創作。作品放置在美術館環形展場,接取天頂灑落的光線,彷彿置身真實竹林。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與空間互動,產生遠近高低的錯落景致。以下是非池中藝術網專訪范姜明道的內容:
非池中:請問〈竹林〉造型為什麼如此安排?上面的骷髏頭、汽車的竹模型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范姜明道:
展覽空間有高低變化,又是圓的,剛好呼應竹子的圓。這樣子的感覺讓我想做這樣的作品。竹子是可以堆高的,還會被人們用來當成鷹架使用,所以我以這個概念製作「竹子的架子」。
〈竹林〉差不多由2百件作品組合而成,記錄了我這一年所想到的東西。我用創作的方法留下了痕跡,就像寫日記一樣。這些擺起來變成一個靜物,沒有說哪一個物件一定要放哪裡。看到什麼覺得有趣把它擺起來,整個事情就是這樣。
非池中:請問〈竹林〉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意涵?
范姜明道:
〈竹林〉是我把竹子切成小片後,密集起來壓成方塊,再進行的創作,作品中所有的東西都是竹子,所以我就把它取作「竹林」。
〈竹林〉材料是真的竹子,但事實上從頭到尾,也只有竹子的「形」。
已經死了的竹子再刻成竹子,觀者就會去辯證,真的竹子跟我作出來的竹子之間的關係。
非池中:〈竹林〉跟空間產生什麼樣子的互動呢?
范姜明道:
這件作品是依照場地量身訂做的。有個詞叫「場域特定藝術」,就是為空間而設定的裝置,要跟場地產生關係,要跟人產生關係。
沿著階梯爬上二樓的角度看〈竹林〉可以看得很仔細,但你卻觸摸不到;很接近,就快要摸到了,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像「櫥窗」。當有個東西擋住的時候,就會更專心地看。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
非池中:請您分享〈竹林〉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
范姜明道:
藝術是隨遇而安的。很多時候你看到一個空間必須要這樣做,它又教你可以做到這個程度,這是作為一個藝術家比較有趣的;而非永遠都是計畫做這個就變成那個,或說想得到什麼結果。
當然,常常開始是有這樣的計畫,但是我比較喜歡去跟空間產生碰撞,我去接受、跟它融合、找到答案,把它變成一個你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但在別人眼中,它自然成為了「一個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出去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藝術永遠有這樣的不可預期性,那是有趣的。

范姜明道竹林關渡美術館Masterpiece Room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