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
台新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先生頒發年度大獎予許家維。圖/台新藝術基金會提供。
深受藝術界矚目的「台新藝術獎」至今舉辦15屆,已成為國際人士觀察台灣藝術的重要窗口。今年於5月13日舉行頒獎典禮,揭曉三項得獎獎主:
年度大獎:許家維《回莫村》
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日曜日式散步者】微型實驗行動ACT 1,鬼丘鬼鏟、黃亞歷、謝仲其、丁麗萍、劉芳一、李世揚共同創作
表演藝術獎:劉冠詳《我知道的太多了》
表演藝術獎得主劉冠詳致詞。圖/台新藝術基金會提供。
台新藝術基金會林曼麗董事頒發視覺藝術獎予《立黑吞浪者》團隊。圖/ 台新藝術基金會提供。
今年共有19組作品入圍,由吳瑪悧、張曉雄、鴻鴻、陳貺怡四位國內代表,以及奧地利林茲OK當代藝術中心館長馬丁.史圖 (Martin Sturm)、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總監王景生(Ong Keng Sen)、澳洲雪梨Performance Space藝術總監傑夫.可汗 (Jeff Khan)等七人組成決選團,歷經三日的會議,選出三大獎項得主。
2013年至2015年,為因應當代藝術跨界趨勢,台新藝術獎以不分類方式評選出五個獎項,其中包含一件年度大獎;今年顧及藝術類別之間的不同,調整為分類給獎的方式,分設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並保留「年度大獎」的不分類精神,視覺藝術獎及表演藝術獎獎金皆為100萬,年度大獎150萬,為台灣獎金最高的藝術獎項。
許家維《回莫村》獲頒年度大獎。圖/台新藝術基金會提供。(點這裡看更多作品理念!)
年度大獎由許家維《回莫村》獲得,去年曾於鳳甲美術館展出。該創作計畫發展自2012年,藝術家許家維探訪泰國及緬甸邊境的「回莫村」,從滯留當地的老兵及孤兒的處境出發,和當地居民協力創作出錄像、裝置以及在當地創設博物館的建築提案…,許家維對獲獎感到非常意外,致詞時表示:「近年作品多在邊境地區創作,非常感謝的是,到不同地點面對不同的人,都帶給我很多東西。我認為展覽或藝術是將自己的所得,再分享給台灣的觀眾。」
《立黑吞浪者》演出照。圖/ 台新藝術基金會提供。
《立黑吞浪者》獲得視覺與表演藝術兩座獎項提名,最終抱回視覺藝術獎。該計畫由紀錄片導演黃亞歷發起,邀集藝術團體鬼丘鬼鏟、聲音藝術家謝仲其、丁麗萍、劉芳一、鋼琴家李世揚共同創作。黃亞歷執導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以日殖時期台灣文學團體「風車詩社」為題,《立黑吞浪者》從電影中拆解相關影像,重製後投影在日治時期的老屋,並融合聲音、身體演出,呈現當代藝術創作者對日治時期台灣前衛藝術的反思與對話。
劉冠詳《我知道的太多了》。圖/台新藝術基金會提供。
編舞家劉冠詳於安寧病房照顧癌末的母親時,錄下兩人之間的對談,以剪輯後的對話為主軸,發展出舞蹈作品《我知道的太多了》,結合母親的口白、布幔及舞作形成演出,獲表演藝術獎項肯定。劉冠詳致詞時表達對逝去母親的思念:「希望媽媽能坐在台下的位置,我很想她。」並感謝一路支持自己創作的驫舞劇場成員、兩位參與演出的舞者林祐如、簡晶瀅以及父親。
附錄一 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得獎作品 評審團評語
年度大獎:《回莫村》
《回莫村》以強烈的人文關注和跨文化特質,探討冷戰時期國際政治角力下,泰緬邊界一段歷史秘辛與一群被遺忘的人,並置了此地與他方、真實與虛擬,形成一個充滿魅力的複雜文本。許家維長期關注地緣政治,以不同座標映射台灣歷史的外圍。作品成功地融合了紀錄片、偶戲、舞蹈、文學、歷史與田調等複雜元素,形構豐富語彙,打開觀眾對事件的理解與想像,令人動容。
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
《立黑吞浪者》這個傑出、動人的藝術計畫,讓人深思歐洲前衛主義透過日本轉譯、進入台灣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以詩歌、體操、影像和聲音藝術等多種語聲的解構式行為表演,發掘日治時期三○年代「風車詩社」封存於台灣文學史中的複雜處境。透過對藝術及歷史檔案的深度研究,充滿創意地重演與詮釋,巧妙地連結了兩個不同時代的實驗野心,最終成為一場在古蹟發生的宣言。
表演藝術獎:《我知道的太多了》
《我知道的太多了》讓人在死之幽谷中看到生之勃然。編舞家從個人的死生經驗中跳脫,觸及了人類永恆的宿命議題,展現了近乎癲狂的祭典儀式下的理性、冷靜與縝密,讓觀眾在迷狂的景象中看到精神的昇華。編舞家以極具原創性的肢體語彙和單純的舞台元素,創造出豐富而抽象的舞台意象。三位表演者極具爆發力,同時具有豐富的質感與層次,令人激賞。
今年於台新金控一樓大廳展出入圍作品文件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看更多《回莫村》作品介紹>>
聽回莫村老兵講過去 揭不為人知歷史
【2016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亞洲視野】許家維《回莫村計畫》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