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尊彩藝術中心|感知與探索:賈伯葉.德布朗格 (Gabriel Desplanque)個展

賈伯葉.德布朗格Gabriel Desplanque尊彩藝術中心

2017-06-1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你是否曾經為了眼前景緻所帶來的衝擊,導致內心有股衝動,抑或者激情,進而想將這件特別之事,訴說給大眾了解?就好比藝術是可以用來作為表達故事劇情的方式,也代表著人類自身與環境的連結。透過此次展覽「 寄託/解脫」,我們將會深刻的了解,藝術故事的產生。
賈伯葉.德布朗格(Gabriel Desplanque)1981年生,畢業於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2006)、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2008),Le Fresnoy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2016),其創作媒材涵蓋攝影、素描、裝置、行為、錄像、寫作等技法。
本次展覽環繞著台灣的自然風景,並藉由文本《福爾摩沙變形記》,為觀者帶入一個以「感知」為主軸的空間。《福爾摩沙變形記》的作者撒瑪納扎本身並未去過「福爾摩沙」,其書中所記載的環境、習俗、信仰皆是謊言,並讓讀者深信其中。書中的插畫「福爾摩沙神」成了此次展覽計畫的出發點,其描繪的只有神的正面,而Gabriel Desplanque決定在展覽入口處呈現自己創作的神之背面,繼續延伸撒瑪納扎所創造的奇幻世界,並融入藝術家自身初次訪台的體驗與想像。
「 寄託/解脫」的展場空間,2017。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參展藝術家開幕
合影。右至左:陳菁螢總經理、許家維、賈伯葉.德布朗格 (Gabriel Desplanque)、Laura、余彥良負責人。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Gabriel Desplanque說明《福爾摩沙變形記》中的「福爾摩沙神」。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Gabriel Desplanque,神之背,木頭,2017。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Gabriel Desplanque表示:「自然是生命力的展現,與人類一樣,具有情緒與性格。」如《玻璃上的眼淚》,透過雨後留下的紋路,呈現至觀者的眼中,展現了景緻的情感,反映了藝術家將自然擬人化的表現。
Gabriel Desplanque,玻璃上的眼淚,攝影輸出,2017。圖/ 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精神景觀》中每個媒材上面都有臺灣自然的風貌,並透過多次上膠,將紙張的質感,轉化為類似琉璃的樣貌,而這樣一高一低的作品形式,是用以代表藝術家身處在臺灣一座又一座的山巒之中,且每座山都有其自己的性格與特色。
Gabriel Desplanque,精神景觀,複合媒材、紙,2017。圖/ 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砰》是透過刺繡的方式,將地圖展現在白色布上,不過其內容並非僅是單純來自Google的引用,而是藝術家加入自身生活的經驗,將原本地圖的樣貌解構後,再進行重組的呈現。
Gabriel Desplanque,砰,刺繡、白色布,2017。圖/ 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洞光》藉由木頭切割的方式,製做出四個人在地球儀上尋找台灣的樣貌,但是地球儀本身為一個空洞的呈現,代表著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與感知。
Gabriel Desplanque,洞光(尋找台灣),輸出、木頭切割,2017。圖/ 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整體而言,Gabriel Desplanque是以一種對所處環境體驗之後的感受,進行每一件作品的創造,且形式與媒材多元,富有生動的情感與詩意,並透過展覽空間與文本的運用,逐一的帶領觀者進入一個他正在探索的情境之中,而這個探索的過程至今仍不停的延伸下去。
【賈伯葉.德布朗格個展】寄託/解脫
2017. 06. 10 – 07. 23
尊彩藝術中心
連至展覽訊息

賈伯葉.德布朗格Gabriel Desplanque尊彩藝術中心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