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北美館館藏作品選 阿曼ARMAN<單彩紅色>搶先看

Arman阿曼

2017-08-08|撰文者:詔藝

前幾天,介紹過北美館的館藏封塔納(Lucio Fontana)作品,獲得粉絲們的熱烈迴響與轉傳,相信上週末已經有不少迷哥迷姊們都已經去朝聖過了。迴響中不少粉絲反應,對於北美館此展覽的推廣工作頗有微詞,本文在此也呼應,今後官方展覽實在應該更認真推廣,不然對不起「真的有在做事」的主辦團隊(沒錯!就是看不下去其他只有「出一張嘴」的那些人)。本系列也希望可以秉持初衷,繼續提供讀者們優質、有知識性的內容。
肇因於國內這十幾年來,各種政治社會力量的內省不足卻內鬥嚴重,使得整體國力,特別是經濟狀況相對疲弱已久。但就藝術收藏的傳統而言,台灣藝術市場的活絡度,依舊長期名列多數權威藝術交易機構統計中,排名前十名的單一市場(但有逐步被納入中國/大中華區,而不再被區分出的跡象),還算令人欣慰。
繼封塔納的經典的<空間概念>(Concetto Spaziale)傑作後,其展間的正對面,正是本文所介紹的重要藝術家阿曼(ARMAN)的這件作品顏色豔麗吸睛的經典觀念性作品。



單彩虹色 Camaieu
阿曼 ARMAN

複合媒材 Mixed Media, 1987
199x305cm
圖/詔藝攝。

出生於法國尼斯(Nice)的阿曼(ARMAN, 1928 - 2005),原名Armand Pierre Fernandez,是位法裔美籍藝術家。現在大家稱呼他的這個名稱Arman,來自他於1958年的第一次個展中,展覽印刷品上排字的疏失。他原先以繪畫入門,後來漸漸轉到現成物創作,使得他的作品,從剛開始使用墨水或油漆痕跡的物體<印記系列>(cachets),逐漸演變成使用這些物體作為繪畫本身(的一部分)。他以獨步藝壇重複性的「積累」(accumulation)創作概念,透過對物體的「破壞或重新組合」(destruction or recompostion)為過程手段,在當代藝術界闖出名號。
阿曼(ARMAN)。圖/Nationaal Archief
阿曼的父親是一位業餘藝術家、攝影師和大提琴家。阿曼小時候便從他父親那裡,學習油畫和攝影等不同媒材的創作方法。二次大戰後,他至尼斯國立藝術學院學習,期間曾和鼎鼎大名,集行為藝術、極簡主義和普普藝術三大流派的先驅者─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一起共遊歐洲一段時間,也繼續保持聯繫,互有交流。50年代初期,他開始發展「堆積」靜物的創作,透過「重複性」、「複數化」,逐漸形成他一生最感興趣、標誌性的創作主軸。1959年至1962年間,阿曼奠定了他最知名的風格「積累」,同時於歐陸與美國成功打出知名度。他認為這些經分割、拆解與積累後的物件,可以透過重覆、複製的手法,準確呈現出量體的感覺,成為另一種人類生活與情感「集積」的表現。
阿曼〈Madison Avenue, 1962©Arman
阿曼〈Wheels of Fortune, 1995©Arman
阿曼〈Dirty Painting, 1989〉©Arman
70年代起,阿曼更加對於生活用品與工業物件等這類材質感到興趣,有可能多少受到60年代末期自義大裡興起「貧窮藝術」(Arte Povera)所使用媒材的影響,特別針對那些沒有什麼用處、難以再被回收,以及被人類社會使用過、沾有人類氣息的物體(一些垃圾場常見的物件,如:廢棄水管、鍋碗瓢盆、衣物、舊電器、傢俱與骨董破爛樂器等)。阿曼會將這些廢棄物解體、打爛、切割甚至燒烤後,使它們從原有的物件本質作用解放出來,達到這些物件完全脫離原先具有的使用功能與存在價值。他陸續藉由破壞、重新組合、再創造等循環不斷的過程,去除物件原先的身份。例如受他家庭影響的樂器類(主要是小提琴和薩克斯管),或古典青銅雕像等,都是他後來愛用的創作材料。
阿曼最富盛名的作品,是1982年所創作於法國茹伊若薩(Jouy-en-Josas)蒙特斯堡(Chateau du Montcel),高19.6米、寬各六米,包含59輛(也有一說60輛)汽車、共注入1,600噸混擬土,總重量約2,050噸的紀念碑大型雕塑<長期停車>(Long Term Parking)。(註:北美館手冊資料中載明固定六十輛汽車之水泥竟然僅有「2噸」,疑似誤繕)
阿曼<長期停車>(Long Term Parking, 1982)。圖/wikiart
此次展出的這件半浮雕式的<單彩紅色>(Camaieu),阿曼再次發揮了其所擅長的現成物創作,透過鮮豔澎湃的裝飾性造型,嘗試賦予被使用的物件(油彩刷)新的意象與意義。這件作品雖然創作時間在80年代末期,就觀念性而言有點老調重彈,但一來物件本身相對巨大,約兩米高、三米多寬,具備「紀念碑式」(momumental)作品的形式尺寸,又可能是阿曼另一件1990年名作<哈囉 傑克森(波洛克)>(Hello Jackson)的前導實驗作品,十分難得。它作為一個雕塑脈絡展的標誌性展品,對照正前方的封塔納,啟發觀者這樣的作品究竟為二維或三維,是觀念思辯泉源上的極佳參照物件。
談到這邊,應該不少讀者有興趣到底這件作品大概又值幾多?很遺憾地,阿曼雖然勉強算在藝術史上有點名氣,但他的作品自九零年代起至今,市場方面一直沒有什麼起色。從台灣二級拍賣市場與藏家們家中擺設的出現頻率與倉庫庫存量來觀察,這個蕞爾小島可以說是相對美、法以外,阿曼的收藏品密度相對非常高的地區。
於1996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1996)中,收藏家們首次正式見到阿曼大作。當時本土前輩藝術家的作品都還沈浸在相對天價區間,台灣多數藏家對於西方藝術市場,除了印象派外,都還不算太熟悉,也很少接觸純種西方當代(海外華人不包括)。對於當時還不太流行CCR的台灣藏家而言,阿曼作品的出現,尤其是以樂器與古典雕塑為主的複數切割銅雕系列,由於符合那時代本地資本家們對於想像中歐洲藝術的想像與嚮往,不少推廣畫商的舌燦蓮花和媒體的推波助瀾,再加上這類型作品高度的裝飾性,成為早期企業家們,僅次於印象派而可以負擔得起的最佳收藏選項,因此與阿曼結為連理的多矣。然在十多年後的近幾年,這段當年看似美好的CCR姻緣,由於西方販售畫廊數量過多與銷售價格的混亂,阿曼作品短期內大概難以再獲得市場青睞,足讓不少前輩藏家淚噴心碎。
身為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對於藝術作品的瞭解與欣賞,到最後,可能還是端視收藏的初衷。這件搶眼媚麗的法國情人<單彩紅色>,意外地在二十多年後,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作品的創作本質,同時也給我們就市場的高度變異面與不可預測性,上了寶貴的一課。

空間行板 - 館藏作品選
2017/06/24 - 2017/09/17
台北市立美術館 二樓2A~2B

Arman阿曼
REACTIONS
喜愛

3

好美

1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藝術評論

02月16日 Armand Guillaumin 生日快樂!

2016-02-16|撰文者:馬惟明7524